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馬德里體育會近來的成績有所起伏,上輪歐聯艱難地與些路迪踢成2:2,上輪西甲又1:2被拉斯彭馬斯擊敗,但今次回到主場迎戰些路迪,馬德里體育會卻能夠清風送爽六球大勝對手,搶得出線的主動權。

施蒙尼本場比賽對Griezmann的使用值得特別關注,這位法國球員不再是以往雙前鋒之一,而是出演一個介乎左中場、中場中與翼鋒之間的搖擺角色,沒有處於鋒線最頂端的位置,卻仍然能夠成為球隊進攻的泉源。

圖:Griezmann本場比賽出演一個左中場中的位置。

【攻防樞紐,小將的指導者】

馬德里體育會今季在左路的人選上出現了多次的變動,Carrasco在夏天最後時刻離隊,Reinildo、Lino、Lemar幾位左路球員先後傷缺,夏天加盟的Javi Galan表現未如人意,本場比賽雖然還有老將Azpilicueta、老臣子Saul Nuguez可以選擇,但二人的進攻貢獻低下,因此施蒙尼最終選擇信任Rodrigo Riquelme。這位青訓出身的小將,年僅二十三歲,但上賽季租借到基朗拿的表現不俗,但畢竟是前場球員出身,在回防意識、用球時的路線選取上,仍然存在明顯的缺陷,例如對拉斯彭馬斯的比賽,很多時出現「有前無後」畫面。

不過施蒙尼並沒有就此棄用小將,反而安排Griezmann在這一側指導小將的攻守,利用法國人的閱讀球賽能力,以及進攻時選位的靈活性,填補了Riquelme插上之後的空檔,保持了陣型的完整性。有了Griezmann的掩護,Riquelme更加大膽向中路突進,甚至一度與右前鋒的Correa直接連繫策動反擊。

有了Griezmann在中場控球策劃,馬德里體育會整體的進攻節奏更加協調,後場球員想慢、想快都可以有所選擇,即使Riquelme離開了防守區域,面對對手反擊時,勤力而且具備防守意識的Griezmann都能夠有延緩對手反擊的能力,可能確保施蒙尼穩守的思路延續。

圖:Riquelme過早移入中路跑上前場,Griezmann立即拉到邊線,填補左路推進的角色。

圖:當球權丟失,Griezmann亦都可以回到邊線協助防守。

圖:Griezmann亦都有意識要為邊線球員創造空間。

【進攻的第三人,雙前鋒身後的破局者】

除了引導Riquelme攻守之外,Griezmann亦都能夠在雙前鋒的身後充當「Third Man」的角色,一方面可以在這些空間完成橫向轉移串連兩側,另一方面會在雙前鋒牽制對手雙中堅之後,埋伏空間完成破局,由於些路迪的中場線對中路的封鎖工作做得粗疏,這使得Griezmann更加是如魚得水。

作為少數歐洲賽場使用正宗雙前鋒體系的球隊,怎樣加入第三名攻擊手一直是這些球隊的難題,國際米蘭上賽季在歐洲決賽賽場就一直欠缺可以後排攻擊的球員去刺擊曼城的防守,Mkhitaryan的傷缺影響頗深。曼城今季嘗試的雙前鋒戰略亦都在Foden的使用上花費了大量的心思,但哥迪奧拿刻意改變用球方式亦都在Rodri缺陣的日子暴露了問題。 馬德里體育會的情況亦不例外,他們在部分比賽只能依靠外圍球員的帶動進攻。本場比賽雖說有些路迪少踢一人才造成的空間因素,但Griezmann能夠覆蓋大範圍、具備後排攻擊的意識等等,都可以改善了雙前鋒體系的不足,因此筆者今次的文章刻意把Xavi Simons押後處理,因為雙前鋒這個未來很可能「回歸」的體系,是值得注意的。

圖:雙前鋒衝刺製造縱深,令些路迪防線無法壓上,Griezmann得以在中間接球轉移。

圖:雙前鋒再次壓制防線,Griezmann在禁區前沿無人看管。

圖:Griezmann第二個入球的形式類似,雙中堅無辦法同時應付三個攻擊手。

【結語】

雖然只是上陣60分鐘,但Griezmann的存在成為了影響比賽走勢的關鍵,他不僅貢獻了兩個入球,更加讓小將Riquelme的缺點得到掩蓋,這一點需要讚揚主教練施蒙尼的部署,他活用了球員的特點,甚至突出了Griezmann領袖的角色,去發揮小將的長處,解決了球隊在進攻方面的問題。

接下來隨著Lino復出(今場更取得入球),Riquelme、Griezmann之間會怎樣定位,施蒙尼在雙線作戰的狀態下會否有進一步的調整,例如採用Lino與Riquelme同場互相掩護的方式?都是值得注意的變化。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3年11月8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