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阿特蘭大的丹麥前鋒Rasmus Hojlund以最高可達到7200萬鎊的轉會費加盟曼聯,對曼聯球迷來說,期待已久的中鋒位置終於有新兵加入,憂慮的心情當然有所緩解,但同一時間,又對這位充分陌生感的小將能力與水平存在不安,除了名字串法與Haaland相近之外,他又是否擁有相似的潛力?本篇內容嘗試從以下四方面介紹Hojlund:

1. 球員的背景資料、

2. 職業生涯發展、

3. 筆者對Hojlund的觀察和評價

4. Hojlund對曼聯的作用以及潛在的隱憂

而原本的【城市介紹】今次就不寫城市,改寫一位同樣來自哥本哈根,近來因一套電影而有更多人討論的人物──Bohr,究竟他與足球之間有甚麼關係?

Rasmus Hojlund在2003年2月4日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出生,父親Anders Hojlund過去是一位職業足球員,曾經是丹麥聯賽球隊Boldklubben af 1893的隊長,亦因如此,他對三位兒子發展足球事業毫不反對,甚至是最先發現Rasmus擁有足球天賦的人。而母親Kirsten Winther同樣是運動員出身,雖然名氣不大,但亦曾經是丹麥田徑隊的短跑選手。這樣的背景讓Hojlund擁有極為優秀的運動天賦。Rasmus還有一對攣生弟弟Oscar及Emil,二人同樣繼承了家族的血統,往運動員的方向發展,目前正效力哥本哈根的青年隊,亦都已經代表丹麥國家隊各級梯隊出戰。

女朋友Laura Rhod Sondergaard同樣出生在2003年,同樣是丹麥人,Hojlund在效力阿特蘭大時期公開了二人的關係,隨即得到媒體的熱議。既有北歐風情的眼睛,同樣不失南歐風情的膚色和身材,Laura很快就成為了媒體、球迷的寵兒。二人目前並沒有同居生活,Laura的職業亦都頗為神秘,大部分人從Laura在社交平台周遊列國的頻繁程度猜測,較有可能是職業模特兒,但網上亦有小道消息指,Laura在跨國公司任職,負責公關和宣傳的業務,但真正的職業至今未知,二人的戀情似乎仍然在早期階段,因此Laura之後會否移到曼徹斯特定居,仍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太陽報》這些娛樂為主的媒體早就鎖定了她的行蹤,相信可人兒未來的舉動,球迷會更加瞭若指掌。

圖:Hojlund三兄弟。

圖:Laura。

【哥本哈根的名人: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

Hojlund出生的哥本哈根(英語:Copenhagen;德語Kopenhagen)是丹麥東部的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亦是丹麥的首都,它的名字有「商人港口」的意思,出自十二世紀的丹麥文學作品《Gesta Danorum》(中譯:《丹麥人的事蹟》),書中描繪了早期哥本哈根漁民和商人定居的情況,繁榮的經濟發展亦都使得統治者後來在此築城建堡,並且在十七世紀確立為丹麥王國國都的地位,直到今天。

在這個繁華的首都中,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學府──哥本哈根大學,它是丹麥最古老的大學,創辦於1479年,亦是全歐洲最早創辦的高等教育學府之一,孕育了很多著名的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名人,例如發現DNA雙螺絲結構的占士‧華生(James Watson)及童話作家愛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等。

近來熱議的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講述原子彈之父的故事,電影中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出生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就讀於哥本哈根大學,他就是尼爾斯‧波耳,發展出原子波耳模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實波耳一家人與足球也有緣份,他的弟弟Harald Bohr是一位職業足球員,曾經代表丹麥國家隊,以隊長身份出戰1908年的奧運會,並且獲得亞軍。Niels曾經提到弟弟的學習天分比他更高,在數理上也有不錯的成績,甚至比自己更早獲得碩士學位,不過他更熱心於足球事業,作為哥哥的Niels亦曾經跟弟弟「瘋一下」,以守門員的身份參加了1905年的球季比賽,但顯然未有弟弟的天分,因此醉心於研究原子理論。

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波耳是第一個提出原子核可能性的學者,亦因此得到了德國的海森堡會面,不過談話的內容至今仍未公開,但大抵都認為雙方在使用原子理論的方向的意見相左,不歡而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波耳的母親擁有猶太人的血統,因此他們一家在德國佔領丹麥的時候,逃亡到瑞典,在瑞典的時候,波耳向瑞典國王提出請求,希望他能夠開放瑞典作為猶太人的避難所,這個提議最終得到推行,瑞典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猶太人,當然包括了波耳家族。

在丹麥已經薄有名氣的波耳,其經歷獲英國政府得知,因此立即安排秘密飛機將其一家接到英國,並且為他提供研究核子理論的場所和經費,當時曼克頓計劃的一部分就在英國和加拿大進行,因此波耳亦都有參與其中,最後直接前往美國,並且遇上了奧本海默,為曼克頓計劃作出了實際貢獻。

不過波耳在戰後意識到核武器的後遺,致力呼籲國際社會在核能共享上完成合作,也和平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本篇文章雖然講的是足球界的Hojlund,但同為哥本哈根人,又逢適電影的熱潮,因此筆者選取了這個人物以作介紹,希望各位不會介意,暫代了城市介紹的部分。

圖:Harald Bohr(紅圈者)曾經代表丹麥出戰奧運會。

圖:Bohr兩兄弟與姐姐Jenny的合照。

【Hojlund球員生涯】

兩歲的時候,Hojlund父子前往沙灘耍樂,小小的Rasmus平平無奇的一腳,卻讓父親Anders有很多的想法「當我看到他用左腳踢球,我直覺認為他具有足球的天賦。」這或許是出於父親寵愛的偏頗,又或許作為職業足球員的Anders確實有這種辨識能力,事實證明了Anders的眼光非常銳利。

但小小的Hojlund並不是專注於足球,甚至乎可以說是有點「花心」,從網球、羽毛球,到田徑、游泳,Hojlund幾乎涉獵了所有的運動,而更重要的是,他在每一項的運動都表現出色。特別是游泳一項,Hojlund曾經獲邀請加入泳隊出賽。

因此Hojlund直到九歲的時候,才正正式式加入足球學校,選定了足球員作為唯一的道路。根據球員本人的說法,前阿仙奴球員Bendtner在他踏上足球員的路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他最喜愛的球員是前曼聯球員CRonaldo,二人是他以足球員為目標的原動力,亦正因如此,加盟曼聯可以說是Hojlund的「夢想」,因為第一次認識CRonaldo的時候,這位葡萄牙球星效力的正是曼聯。

接下來的故事,與很多球員都一樣,Hojlund幾乎在青年隊大殺四方,十二歲的時候被哥本哈根的球探邀請,加入了丹麥最大的球會,並且在17歲的時候就乘著一線隊員的受傷而獲得出場機會。

但之後Hojlund的故事並沒有事事順利,隨著新教練Jess Thorup的到來,球隊也引進了新的攻擊手,Hojlund的地位一再下降,失去了展現自己的機會,因此當格拉茨風暴(Sturm Graz)的報價到來,Hojlund父子很難拒絕這樣的機會,尤其是對方居然為Hojlund度身編製了一份發展方案,願意為他打造體系和戰術。

2022年的1月,Hojlund以180萬歐元的價格轉戰奧地利,他在21場比賽1809分鐘的上陣時間攻入了12個入球,協助球隊獲得聯賽的亞軍。他的天賦和潛力很快就得到了各大聯賽的關注,當中包括紐卡素以及阿特蘭大。最終阿特蘭大以更加完善的計劃,更加有誠意的報價打動了球員和球隊,以1700萬歐元把Hojlund帶到意甲,球員也在2022/23球季用出色的表現回報了加斯佩里尼的信任,尤其是幾次強強戰當中上演單騎闖關的好戲,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圖:對抗、衝擊,Hojlund在意甲留下了讓球迷深刻的印象。

【對球員的評價】

「購入中鋒」是曼聯近一個球季的重要議題,在CRonaldo頹勢離隊後,坦夏到底需要一位怎麼樣的中鋒人選都引起疑惑。Martial傷缺整個夏天,坦夏只好以Sancho作為中鋒的角色,這位備受批評的英格蘭球員雖然屢屢嘗試完成橫向過渡的任務,但現身的時機、背身接球後的處理,都明顯不適應,Hojlund的加盟成為了曼聯球迷的希望,也是坦夏的「希望」,但這位丹麥小將,真的就能即插即用嗎?

同樣出身北歐,名字的串法亦都相近,踢法風格亦有值得類比的地方,Hojlund難免被外界拿來與Haaland作出比較。但論先天條件,Hojlund並不如Haaland,至少在同一個年齡段而言,雖然擁有不錯的爆發力以及長途奔襲的耐力,但相比起天賦異稟的挪威國腳,Hojlund在對抗下的跑動容易偏離軌跡,這是身體條件,包括肌肉含量、平衡力等未完全發育的原因(Haaland的身體屬於早熟型,出道不久就已經擁有,Hojlund現階段並不如,但未知之後會否能夠比得上)。

圖:同齡的Hojlund在表現上根本不能與早熟的Haaland相比。

很多人認為,只在意甲入過9球的Hojlund不值7000萬,但其實阿特蘭大的標價、曼聯的報價,更大程度是看中了這位丹麥前鋒「能夠繼續發育和更成熟的潛力」,所以才會價值連城。 現階段就以入球數字去否定既能力和潛力,其實並不公允,要注意的是Hojlund的領悟力奇高,短短十八個月時間由丹麥到奧地利、再由意甲到英超,他幾乎是以火箭噴射的速度成長,這一點甚至連加斯佩里尼都大加讚賞,要知道阿特蘭大對前場球員的要求複雜,能夠快速適應並且刷出身價,充分反映了他的智慧。

因此,此刻的Hojlund的實力水平未必符合其身價,但加上潛力的話,就另一回事了,當然,潛力能不能兌現成實力,這需要曼聯的環境和坦夏的培養,這是後話。

圖:Hojlund的數據未算突出,他的身價高企在於其潛力。

【對曼聯的作用及隱憂】

正因為球員欠缺足夠的肌肉量,Hojlund並不像Haaland一樣「明刀明槍」用簡單粗暴的方面解決問題,反而會嘗試在外圍策應,通過控制第一落點或是作為支點的角色去引導後排進攻,甚至乎會嘗試梳理球路。在阿特蘭大的加斯佩里尼手下,前場球員需要在快速的攻守轉換當中判斷進攻的方向和路線,這一點能夠契合坦夏對中鋒離開陣型頂端,在中場區域輔助橫向轉移的要求,相信也是曼聯看中Hojlund的原因之一。

圖:Hojlund在奧地利的時候已經不局限於禁區活動,甚至在兩側用球的比重亦很高。

除此之外,Hojlund對球門的衝擊力,以及對於入球的飢餓感,理論上可以在突擊階段製造縱深,壓制對手的防線站位,一方面給中場球員提供直傳的選擇,另一方面有利於Rashford、Antony等人靠近中路活動,尤其是前者在坦夏手下幾乎可以說是轉化成為外線Finisher的角色,上賽季Weghorst這種「勞模」角色吸引火力下已經收到了不錯的成效,換成年輕力壯的Hojlund或許可以有更多的火花。

圖:Hojlund的射門方式豐富,左腳射門的次數只佔50%,頭球和右腳都能夠分擔另一半。

問題在於Hojlund、Rashford都欠缺節奏掌控的意識,慣於大開大合風格的Hojlund甚至會出現「獨自發力而無視隊友行動」的尷尬情況,在阿特蘭大就不時出現中鋒有中鋒發力對抗,後場有後場站位減速的割裂。因此怎樣在發力時機上與中後場球員對上,中場球員在Rashford與Hojlund身邊怎樣「勒住」兩位球員可能會成為關鍵,這亦是筆者自夏天開始時,一直反對Mount取代Eriksen出任中場組織者的原因,曼聯陣中需要一位熟悉節奏變化的人,這顯然不是Bruno,也不是Mount。

Hojlund過去在哥本哈根不受重用,根據其父親的講法,是那裡太多的理論,但後來轉戰奧地利、意大利,格拉茨和阿特蘭大的風格更加直來直往,更適合Hojlund的發揮,因此才能爆發出潛能,展現了特質。來到曼聯,講理論荷蘭派系的坦夏只多不少,講體系傳控主導的基礎下,必須要踢得更加聰明,強如Haaland也在登陸英超後學習觀察隊友的運作,Hojlund必須要克服相似的難關,這也是他過去履歷中,曾經陷入困難的地方。

圖:在哥本哈根經歷過「低潮」,Hojlund並非「任何時候都是核心」。

另一個隱憂,很大程度上在於筆者對於坦夏的想法,也是這一輩教練的想法。現今很多教練淡化了中鋒,尤其是大中鋒的價值,甚至媒體和球迷都經常性把「去中鋒化」視為潮流與寶典,即使哥迪奧拿與高普等人已經走上了中鋒之路,但仍然有不少人會認為「Alvarez出場,比Haaland正選更難防守」的論調,就可以看得出大中鋒的困境。 坦夏在阿積士時代有用過Haller的經驗,上賽季也起用Weghorst,說他仇恨大中鋒就顯得激進,但顯然在坦夏的戰術藍圖中,中鋒並不是戰術的核心,甚至乎是可以犧牲的,他上賽季對待CRonaldo的態度,以及開季、季末一旦遇到戰績不穩後,就會屏棄中鋒的方式,就能窺探到一二。

因此Hojlund在蜜月期過後,是否能夠讓坦夏改變想法,甚至在危難時期當中讓教練感到「不能放棄」,這些都非常關鍵。Hojlund的潛力無限,成長速度奇高,但教練的信任度和出場後的戰術地位,都可以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圖:無論Weghorst抑或Haller,他們在坦夏的體系中優先需要為球隊服務,而不是入球,Hojlund是否適合?

【結語】

近年意甲出產的球員在外流之後的經歷都不如人意,這個情況並不局限於意大利人,意、英兩地聯賽的水平當然可以算作原因之一,但當葡超、荷甲球員轉戰英超都能夠即插即用,BrunoFernandes與Paqueta在意甲失意卻在英超站穩陣腳,Eriksen、Ramsey等球員轉戰意甲後出現水土不服,「聯賽水平」又是否唯一因素?

個人認為,兩地的戰術風格分歧越來越大才是癥結所在。英超在所謂現代化浪潮之下,將運動能力視為戰術的寶典,無論是西式的哥迪奧拿、德式的高普、英式的樸達,都在追求極致壓逼、轉換與快速打擊的道路,已經這方面的融合並且高速行駛,無法回頭。但迪些比帶領白禮頓帶起新的風潮、昔日干地把亞平寧三中堅移植英超起了戰術革命,這些都看得出「足球不止一條通道」。

意大利教練大部分對於戰術傳統擁有自信,恩沙基、沙利、史巴列堤以及上面提及的干地和迪些比,都在迎合大勢的同時,保留了意大利傳統作為框架和基礎,這才是造成兩地球員難以接軌的真正原因,如果單單用水平去籠統解說,很可能會忽略了這種戰術趨勢的改變。

Hojlund是今個夏天「由意到英」最受矚目的人物,他需要成長的地方很多,接下來判斷其表現,應該更有耐性,以「進步速度」作標準,一邊討論他融入英超的速度,另一邊評估其與坦夏的融合,或許才會更加有趣。

如果能夠讀到此處,又認為在下的文章不錯,請不要吝嗇你的讚好、並且幫忙推廣出去。有了大家的支持和訂閱,我才可以更專注在足球。

文:BLnaze

圖:網上圖片

完稿日期:2023年8月9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