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七月初,國際足協宣佈將會在低組別或青年隊的賽事試行新的越位規則,希望改善現有出現頻繁爭議的問題。具體的改變是參考自前阿仙奴領隊雲加的建議,簡單而言就是「當球員身體所有合法觸球的部分完全越位」才會算作越位。

【越位的意義】

根據一些媒體的考證,越位條例早在十八世紀後期,現代足球雛型在英國出現時就已經萌芽,當時有明確規定要求進攻球員不能比任何場區的防守球員更加接近對手球門接球,做法與英式的欖球相似,主張要向後傳球。

圖:越位不是足球獨有,包括美式足球、冰上曲棍球等運動都有類似的條例。

而根據一份1863年的英國報章《Sporting Gazette》中寫道:「如果球員長期接近對手球門去等待入球機會,這是完全不公平的比賽。」 而後來一些英國媒體更加明確地指出,「這種待在門前的行為是不紳士行為,而且令比賽變得乏味,越位條例可以鼓勵球員更多盤球、更多的傳球和組織,而不是大腳長傳。」

這些資料除了維基百科之外,大家都應該能夠輕易從網上找到。雖然細節上可能有不同,但大體而說,原意都是希望增加比賽的趣味,減少乏味的長傳。

圖:越位的規則經過不少次的修訂。

如果從本源的角度去看,放寬越位其實是走向另一個方向,是在容許進攻球員有更多機會取得入球,雖然仍然需要部分的身體在越位線之後,但對於後防球員來說,需要轉身、起動等情況下,這所謂半步的差距,對防守難度的增加卻不少。

我同意足球條例需要與時並進,不能用百多年前的規則去框死現代足球,但與時並進的同時,又是否代表傳統的規則沒有理論基礎? 入球數字大增,又是否代表比賽的觀賞性增加?這一點是值得考慮的問題,有時一場7-0的比賽,過程比0-0更加乏味,原因是甚麼?

【半自動越位系統(Semi-Automated Offside Technology)】

對於越位的「改善」其實近年已經有不少的新嘗試,個人認為也有可取的地方,VAR雖然爭議性大,但相比單單依靠旁證即時的判斷,已經相對公平。而在2022年底舉行的世界杯,國際足協正式將半自動越位系統引入到最高水平的賽事,希望能夠利用科技更加精確、更加快捷地判斷越位,輔助VAR系統減少爭議,其實都是一項非常值得稱讚的改革。

具體的方法是利用球場上12部追蹤攝影機鎖定足球以及球員,根據國際足協的新聞稿,每個球員身體有29個偵測點,包括所有關乎越位的部位。同時亦都在足球上安裝感應器,以每秒傳輸500秒的速率找出傳球的一刻,以準確判斷越位的時刻。

要全面實行半自動越位系統,當然會有難度,因為換句話說是要求每一個主辦高水平賽事的球場都要安裝相應的鏡頭,而受限於不同主場的高度、寬度等,要做到完全一致就會存在困難。但既然系統有可取之處,國際足協又是否有條件,去支援球場完成安裝,循這種途徑去改善比賽的質素,而不是「鼓勵入球」?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越位條例其實近年可以說是朝令夕改,對於球證執法難度增加,亦都對球員的執行難度增加,而更重要的是,令到球迷更加感到迷惘。將一場比賽搞得更加複雜,又是否符合現時大勢所趨的「速食」? 多少球迷不願意在爭議聲之下聆聽球例的解釋。

【結語】

皇家馬德里主席佩雷斯推出歐洲超級聯賽時,所提出的多項問題,國際足協與歐洲足協「聆聽」後都在嘗試推動改革,由世界杯時的超長補時、到試行停錶、比賽分節等,都與佩雷斯點出的問題相呼應。但急於求成的推動,又是否可以找到正確方向?做男朋友的以前會沾沾自喜去問女朋友「越位是甚麼?」顯示自己對足球的認識,但如今男朋友都不懂得越位是甚麼的時候,朝令夕改的越位規則,又是否符合「大眾化」、「趣味化」的目標?

文、聲:BLnaze

圖:FIFA官方網站片段截圖、網上圖片

完稿日期:2023年7月25日

Files

【BLnaze講足球】《淺談越位規則的實驗》

做男朋友的以前會沾沾自喜去問女朋友「越位是甚麼?」顯示自己對足球的認識,但如今男朋友都不懂得越位是甚麼的時候,朝令夕改的越位規則,又是否符合「大眾化」、「趣味化」的目標? BLnaze相關資訊: Facebook專頁:BLnaze的足球札記(https://www.facebook.com/BLnaze) Instr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lnazefootballnote Patreon專頁:https://www.patreon.com/blnazefootball 工作室電話:97693821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