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友版拾苟說足球寫了一篇《專題文章:現代閘位球員指南2023》,引發了筆者很多對於現代足球的思考,到底在這個世代,陣型、球員角色、球員特點之間怎樣揉合成整體,「現代閘位球員」在這個整體當中,又應該如何「自處」,又會引來戰術哪些的變革。 同樣趁著相對有空間的日子,寫寫自己的觀點。

【閘位帶動:位置模糊、角色的明確】

對於「現代」閘位,不少人總想到Cancelo、Zinchenko這種能夠在進攻時內收中場中路區域的球員,所謂「Inverted Full Back」的角色,使得後場結構更加彈性,變化更多。不過,綜觀整個歐洲,能夠勝任類似角色的球員並不多,會使用這種所謂「現代化」運作的教練亦不常見,又或者似樸達、坦夏等教練,在融合相似體系的同時,卻找不到足夠駕馭這種踢法的球員,因此能夠兼容球員特點與體系運作的哥迪奧拿以及師承一脈的阿迪達可能是相對「罕有」的品種。

但另一種,又或者準確而言另外兩種形式的閘位球員,在現今足球世界則更加常見,那就是能夠兼具中堅特質的閘位球員,他們不僅是進攻時會內收成為三中堅之一,亦可以在防守時與翼鋒配合建構五人防線,形成一個介乎四後防閘位與五後防邊中堅的角色。 干地的三中堅體系是較為人熟悉的例子,現今的BenDavies、Romero都有跨區防守的能力,前者可以成為左閘、左中堅,後者則通過纏鬥防守作為控制閘位、中場等多個空間,如此一來,閘位、邊中堅之間的界線就變得模糊起來。例如曼城的Walker、車路士的Azpilicueta(上賽季對皇馬的次回合用James)、阿仙奴的BenWhite與冨安健洋、意甲方面拿玻里的DiLorenzo、巴室隆那的Kounde,以至於在國家隊層面法國隊的「四中堅」,這些都是典型以中路防守和組織為主的閘位,他們並非沒有側擊能力,並非沒有傳統疊瓦式助攻的技術,反而是結合了兩種踢法,從而因應比賽的形勢來調整。

所以或許更常見的情況是,閘位在上下半場的角色截然不同,上半場可以是支援後場的組織者,下半場卻是外線衝擊的助攻者,同一樣的位置,不一樣的角色,這是近年流行的「職責比位置更重要」的典型例子。

【進攻天花龍鳳,那麼防守又該如何?】

但換個角度去思考,球員的流動性極高,每個球員都只有角色而沒有位置,甚至「陣型」被模糊化的話,那麼「防守」時候,又該如何?一般情況下,陣地防守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教練的佈置,陣型、球員的分佈,空間的管理、攔截的側重點等,都可以一目了然,也就是說上述所講的「多功能」球員,可以在防守時根據踢法呈現各自的角色,例如Walker無論進攻時是三中堅抑或是助攻型閘位,防守都是442站位的右閘,而這個亦是球迷最容易分辨到的「陣型」觀念。

但「攻守轉換」的時刻呢?尤其是「丟失控球權」的一剎那呢?

Arnold是一個極為典型的案例,高普的體系之下,他的助攻幅度極大,甚至有時需要忽略身後的空間,目的是為前場提供進攻的寬度,佔據外線,發揮其傳中的威力。但過度離開自己的位置,在攻守轉換的一剎那,他原本的防守空間,又該如何處理?單單依靠Henderson、Matip(Konate)的補位?

再舉個例子,本賽季的國際米蘭,球員在場上根據空間自由流動,最近的一場杯賽,右中堅Darmian甚至跑到禁區靠左的位置完成入球。這些都很符合近年所講的「流動性」,也是施蒙尼恩沙基非常強調的「沒有位置,只有空間」理論。但丟失球權的時候又怎樣呢?

在這種「沒有位置」的背後,就衍生了「前場反搶」「高位壓逼」的需求。以往哥迪奧拿著名的「六秒反搶」,目的是要保持控球權,不斷地麻痺對手。但後來普捷天奴、高普的高位壓逼,目的不再僅僅是保持球權,而是進一步地希望將壓逼擴展成為核心,將「攻守轉換」變成了戰術最重點的部分,機會的創造是依靠前場反搶出現的空間,防守是依靠前場反搶保護的防線,所以全盛期的利物浦,並不在意Arnold的防守弱點。 甚至再舉一例,之前曼城的Cancelo防守的弱點不是哥迪奧拿最在意的問題。

但當Salah反搶的力量意欲下降,中前場球員對於反搶的默契有所不足,利物浦的後場就變得更多的漏洞,原因正是球員的位置,在進攻時已經拉開、陣型在進攻時變得模糊。 而曼城方面就更加容易理解,由於Haaland反搶的起動力不如以往的Jesus或是偽九號的Foden等人,加上DeBryune隨著連年征戰下滑的反搶持續性,這使得曼城不可能再依靠前場反搶去保護防線,哥迪奧拿在賽季初段開始就確定三中堅的運作模式,目的就是要加厚後場的承托能力,去減少反搶力量削弱而來的壓力。

由是觀之,陣型流動、位置模糊這個觀點,還需要後續去思考,那就是「球員離開位置之後」的「傷害」。

【流動、反搶,小個子的復興】

要達到「陣型流動」「前場反搶」的要求,過量囤積重心高、啟動速度慢的球員,會對整個體系造成難以言喻的損害,即使他們的積極性、對空間捕捉的能力並不一定比小個子球員差,但由於啟動剎那的差距,在狹窄範圍處理球的細膩度,都可能會影響到體系的流暢,所以很多球隊開始偏向使用小個子球員,包括利用身高不高,但重量足夠的「對抗型前鋒」去完成粗重工作,就像是阿根廷的Lautaro、曼城時期的Jesus、維拉的Watkins等,他們保有一定靈活性以及小範圍處理球的能力,但同時又有足夠的重量去扛住對手的防守球員,以引導後排進攻。一旦丟失球權,這些球員又可以有足夠的瞬間啟動力去完成反搶,這些觀眾眼中並不突出的工作,卻成為了體系運作的關鍵,這也是Lautaro加入以後,阿根廷的成績有所起色,這不是Lautaro比Aguero更強,而是Lautaro的「打手」踢法,更適合「保護」Messi。

而在這樣的風潮之下,後防線的特質也開始不同,Lisandro、Timber這樣的中堅組合一度為阿積士在歐聯完成小組全勝,Shaw這賽季在中堅位置客串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Alaba甚至是多年來公認能夠在中堅位置上勝任的後場多面手。體系上講究的不再是單純的高度,而是結合覆蓋、纏鬥、近身攔截等多重任務,對比起五、六年前,當時英超防守數據最好的熱刺以Vertonghen、Alderweirld兩名對抗與力量為重的中堅搭檔、摩連奴與蘇斯克查的曼聯也一度用上Smalling、Maguire這樣的重量級中堅去踢出不錯的防守數據,正正反映了足球的變化,以及在陣型流動性背景之下,人員組合與特點的推移。

想想這屆世界杯,其實是個很好的指標,阿根廷有Romero、法國有Upamencano、克羅地亞亦有Gvardiol(閘位出身的中堅),因此亦有人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目前,以至於往後幾年,最出色的中堅,都是介乎1.83-1.88米的球員,這句說話有一定的道理。

延伸一講,七、八十年代的足球,其實並沒有過度強調高度,大中鋒、大中堅幾乎鮮有出頭天,已故的德國「轟炸機」Gerd Muller身高只有1米76、甚至去到九十年代後期的所謂「高大前鋒」Shearer身高亦只有1米83,遠遠及不上早十至二十年強調超過一米九身高的中鋒。 所以當時也是矮中堅盛行的年代,由上古神獸Moore、較近年的名宿Baresi、Maldini身高都並不出眾,他們正正是依靠覆蓋、纏鬥、活動力去完成防守動作。

但事而世易,每一種戰術走到極致,就會衍生了另一種新的戰術,例如中場纏鬥、中場組織過度強調之下,大中鋒可以「忽略」中場,利用長傳化繁為簡完成推進,就成為了一種想法,甚至是以弱剋強的踢法。他們甚至可以利用身高優勢在傳中發揮出統治性的作用,如此一來回歸低位防線的球隊就有了需要大中堅存在的必要。這種「高」「矮」結合與交替,就成為了一個小的歷史循環。

(以弱剋強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戰術觀察點,以德國為例,拜仁慕尼黑的統治一度被結束,原因正是德甲球隊以拜仁為目標,強調跑動與壓逼,繼而成就了現在的所謂「德式轉換」,弱與強之間就是不斷互相刺激、互相成就的,所以有些聯賽集國內兵器於一身,導致其他球隊長期積弱,最後也讓自身的戰力難以提升,所以足球是多麼複雜的事…)

【結語】

除了閘位球員的角色之外,近年流行的多功能球員亦都變得越來越多,DavidLuiz這種能夠支援中場拖後中堅、皇家馬德里的Valverde是能夠在中場區域支援的Fake Winger、甚至乎被吹捧「無鋒陣」的Firmino偽九號角色,以及Morata與年輕時代Lukaku為首的「翼鋒化中鋒」等,他們都脫離了教科書上對位置的定義,卻各自成為了當時球隊的前場重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固步自封用所謂「傳統」定義去評價球員,必然難以全面,球員的特點與能力,既可以脫離體系獨立認識,同昤又需要結合體系來評價,因此「能力很強,但不適合xxx隊」、「能力平平,但正是xxx隊所需」結論並不少見,但這樣才是評價球員最全面的說法,而不是「XXX廢」一句就完事。

而且,延伸去講,閘位球員的「傳統」到底是甚麼? 上古時奉行2-3-5陣型,幾乎沒有球員常設閘位,到後來包括十字聯防、鏈式防守以至全攻全守的時代,閘位球員的所謂角色與定義都有明顯的分野。只是由於現在的球迷,大多成長於傳統442大行其道的時代,因此才建構了「傳統」框框,Arnold不是好閘位、Jorginho不是好中場,正如當年安察洛堤安排Pirlo作為拖後中場時,曾經被口誅筆伐,到AC米蘭效力後期,甚至有人認為「Pirlo不走,米蘭難興」,結果Pirlo為祖雲達斯的九連霸奠下基礎,甚至一度把意大利帶到歐洲亞軍的位置,因此球員符合「傳統」,又是否確實必然「更好」? 這一點值得深思,也是筆者想寫的原意。

P.S. 在完稿前,又再看到有關森保一把淺野拓磨、三笘薰列作後備,使日本隊戰力大打折扣的風向,但正如之前一再強調,五換時代,正選後備的界線也會被模糊化,三笘薰當然有90分鐘的作戰能力,但如果他從第一分鐘開始就像前田大然等球員一樣不斷衝刺(前田大然在62分鐘衝刺60次),三笘薰等人能否在下半場滿血出場發揮「短暫催谷」技術優勢的作用?這點理該得到深思,而不是用「傳統」的想法,單單認為強者正選、弱者後備的思維。這樣才能跟得上足球的變化。

文:BLnaze

圖:網上圖片

完稿日期:2023年2月3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