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CRonaldo離場的風波蓋過了賽前對大戰的討論,教練團隊近期手握籌碼可以強硬對待這位巨星,也使得雙方的針鋒相對情況更加嚴重,沒有能夠預測到之後的比賽雙方會以怎樣的形式繼續下去,但無可否認的是,曼聯並不希望讓這位頭牌球星影響到近期得來不易的穩定性,本場比賽出戰車路士,坦夏幾乎沿用了周中壓制熱刺的所有主力,只在中場作出了一個調動,那就是組織核心Eriksen回歸代替表現出色但消耗頗大的Fred。

車路士方面,樸達接手之後的車路士在跌跌撞撞當中繼續前行,他們在賽前已經五場不失球,並取得四勝一和的成績,雖然在過程當中需要依靠門將Kepa的神勇發揮,但至少找回了相對穩定的防守體系,特別是考慮到車路士中後場的大面積傷病影響到了球員組合的結構和默契,這種起伏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這場比賽樸達採用了三中堅的紙面站位,繼續希望利用後場的人數去創造組織的優勢,遺憾的是Koulibaly在賽前因病缺陣,樸達只好將後場的責任放到Cucurella身上。

圖:雙方正選陣容。

【曼聯的壓逼自信與規律】

Fred的出場令到曼聯在過去三場比賽有非常出色的壓制能力,巴西人的大範圍跑動與掃蕩解決了曼聯中場不少問題,再配合Casemiro逐步融入體系當中,使得曼聯在近幾場比賽在前場壓逼方面更有效率,歐霸杯對陣奧莫尼亞以及周中面對熱刺的時候,都幾乎是掌控了局面,甚至創造了不少射門機會。

對陣車路士的比賽,雖然收起了重要的中場Fred,換成了Eriksen,但曼聯沒有減低壓逼的力度,中前場球員在壓逼時的意欲非常高,而他們也敢於投入壓逼的人數,非常有效地令到車路士在組織階段承受壓力,減慢了對手組織的速度。在這樣的場面之下,曼聯兩位活動能力出色的中堅可以提前預判到進攻路線,配合中場Casemiro以及從右閘位置移到中路協防的Dalot回收球權。前三十分鐘,曼聯的控球率達到62.6%,亦都完成了4次射門,逼使Kepa作出了兩次關鍵的撲救。

圖:曼聯的前場壓逼令到Kepa、Chalobah先後需要大腳長傳,但Aubameyeng沒有制空能力,車路士無法保持球權。

圖:Dalot在中場中路協助回收球權。

圖:即使被長傳刺穿防線,但Lisandro與Varane的速度仍然足夠回防。

車路士曾經嘗試利用兩側翼衛的闊度來解鎖壓逼,但Chilwell的運動能力在長期傷缺之下明顯下滑,另一側的老隊長Azpilicueta在進攻上同樣有所不足,曼聯雖然對於兩側的防守非常寬鬆,但車路士仍然無辦法創造出任何像樣的側擊,這使得壓力重新倒灌到中路當中,Jorginho與Loftcus-Cheek在前半段承受的壓力非常之大,甚至在前三十分鐘的時間,Kepa完成傳球的次數比雙中場完成得更多,反映了車路士中場組織非常吃力。

圖:Chilwell在邊線獲得空間推進,但速度提不起而被Antony後追成功,幸好成功用身體壓住對手,搏得犯規。

圖:Chalobah傳去邊線,Azpilicueta沒有速度推進,把皮球送回中路。

圖:Azpilicueta再一次獲得機會,但這次嘗試直傳給Mount,直接把球踢出界。

圖:車路士的側擊不是沒有成功過,但效率並不高。

對比在熱刺一戰,曼聯的兩位閘位球員Dalot與Shaw會更加專職應付熱刺的兩位翼衛,他們在壓逼的時候不會任由對手推進。但這場比賽曼聯明顯改變了「犧牲」的方向,Dalot會在中路長期防守,放空Azpilicueta與Chilwell,這反映了坦夏在賽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不錯,也成功逼使到車路士在上半場超過一半時間陷入被動的局面。

【車路士的困境,樸達的當機立斷】

車路士面對壓逼的時候,中路無辦法有效組織,邊線又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突圍而出,這使得他們在控球階段承受了不少壓力,但即使失去球權,車路士的雙中場仍然陷入劣勢,他們面對曼聯三位中場的穿插而疲於奔命,這種情勢之下,三位中堅沒有足夠的意識和配合前往中場區域配合壓制的問題就會完全暴露,這亦是曼聯在上半場初段佔據優勢的主要原因。

圖:曼聯三位中場的配合,引得車路士的Azpilicueta協防,Shaw得到進攻機會完成射門。

樸達眼見球隊陷入劣勢,甚至門前出現一次又一次的險象,當機立斷運用換人名額來找回比賽的平衡。在五個換人名額的空間之下,提前阻止局勢惡化,樸達雖然首次執教豪門球隊,但在這樣的情勢下的閱讀能力、判斷能力都沒有含糊,而且Kovacic當場的時間、作用都非常之明顯,車路士在上半場最後十五分鐘 ,將控球率成功奪回,達到65.1%,效果非常明顯。

(根據即場轉播的數據,在20” – 30” 期間,曼聯的控球率高達78%)

而且,Cucurella與Chilwell在左路的功能有所重疊,Azpilicueta在右路又缺乏衝擊力,Kovacic的登場不僅讓Chilwell的職責更加明確,更加可以讓Loftus-Cheek有更多空間拉到右路作為右中場,甚至右翼衛去協助串連。車路士推進的手段增加,效率和威力亦都有所加強,曼聯的前場壓逼失去了應有的效率。

圖:Kovacic出場之後,車路士轉變成四後防與三中場的防守站位。

圖:Loftus-Cheek開始靠右活動,利用身體優勢護球,Jorginho與Kovacic的互動,成功化解曼聯的壓逼。

圖:Kovacic的走位靈活,Loftus-Cheek靠右活動,加上Sterling與Mount,成功帶動了整體的進攻。

圖:Kovacic在中路的作用明顯,車路士進攻保持五名球員壓制對手四人防線。

【體力透支的下半場,爛對爛的傳球穩定性】

兩支球隊在上半場各佔據了一段時間的優勢,當中曼聯在體能上的消耗較多,使得他們在下半場的壓逼效率以至於進攻的穩定性都出現了明顯的問題,一些簡單的組織不再像上半場流暢,不少無壓力下的短傳配合都出現了偏差而延誤了進攻的時機,在這種情況之下,車路士中場的優勢就變得更加明顯,曼聯在52分鐘就換上Fred的選擇可以理解,他們急需提升中場的活力和人數。不過,坦夏另一方面選擇留下Bruno及Eriksen,將前者移到左路活動,筆者認為坦夏是希望兩側保留有縱向傳球的質素,讓Antony與Bruno快速串連Rashford,繞過車路士的三人中場,但這樣的踢法幾乎沒有成功,主要因為曼聯中後場的組織質素下降不少。。

圖:坦夏在上半場已經著手探討樸達的換人,因此在半場再試幾分鐘後作出調動。

圖:Casemiro在下半場的短傳失誤不少、Fred一直以來就有first touch不穩的問題,也影響到他的傳球質素,影響到曼聯整體的運轉。

雙方主教練都嘗試利用換人名額去爭奪中場中路的控制權,這某程度上亦都反映了雙方對於側擊疲弱的理解能力。兩支球隊四名閘位球員都無辦法做到兼顧攻守,他們在大戰當中只能任擇其一,翼鋒球員又缺乏作為強點應有的實力和強度,因此即使在比賽中後段,雙方在中場的失誤越來越多,但主教練仍然希望能夠在中場區域完成組織與控制。

樸達這邊的情況比曼聯更加理想,因為後備席上有更多的兵源可以選擇,Pulisic與Broja、Chukwuemeke的登場保證了前場的活力和覆蓋能力,特別是Broja在前場進行游擊對抗的效果非常良好,很好地緩解了車路士在中場區域的壓力。而曼聯方面由於兵源的不足,坦夏只能把希望寄託在Elanga身上,並且希望McTominay的登場繼續加厚中路,確保比賽可以均勢進行。

圖:Chukwuemeke的活力為車路士注力生氣,從後場突圍而出再分邊,Broja邊線創造角球造成十二碼。

圖:Elanga最後階段的爆破造成Jorginho的黃牌,是曼聯最後時刻最具活動的攻擊手。

【結語】

最後的結果不是互交白卷讓人意外,雙方主教練前半段的博奕非常出色,但陣容的缺陷在比賽過程當中表露無遺,因此當比賽到了最後階段,雙方的失誤越來越多,兩支球隊進攻方面的表現就變得更加掙扎,大大影響了「大戰」的氣氛和刺激程度,若不是McTominay與Casemiro強行製造比賽高潮,這場比賽甚至可能失去了賽後討論的畫面。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2年10月24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