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疫情再次侵襲英國,英超多場比賽被逼延期,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備戰顯然讓不少教練團面臨挑戰,幸好兩年的經驗令不少人對於疫情來襲已經駕輕就熟,或許是對防疫感到疲倦,又或許對於這防疫已經習以為常,球員、教練、球迷們都已經沒有當初的混亂與無奈。

車路士在這樣的情況下主場迎戰愛華頓的比賽能夠如期進行,已經難能可貴。三大「中鋒」Lukaku、Havertz、Werner同時確診令杜曹的排兵佈陣陷入困難,再加上賽前車路士在近五場比賽當中合共丟失了十個入球,昔日冠絕歐洲的防守數據出現了缺口,更為令人擔憂的是球隊在多次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入球,這種失衡的局面顯然不應出現在一支劍指聯賽冠軍的球隊身上。近年英超爭冠之路容錯率極低,一旦在路途上出現低谷,就很難挽回。杜曹在短短時間怎樣提升球隊的控場能力,並且在將中後場兵力投入前場的同時怎樣減少防線的空間,兩翼衛在進退之間的節奏怎樣調節,都是關鍵的問題。

愛華頓近十場只取得一勝,賓尼迪斯保守謹慎的打法不僅令球隊的成績陷入低谷,也讓這位利物浦色彩濃厚的主教練墮入了輿論的漩渦,他需要利用進攻線的反擊力量來緩解後場的壓力,同時亦需要對防線的空間切割有進一步的調整,這樣才能避免車路士中後場前插帶來的壓力令禁區崩潰。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自我壓縮,車路士的無刃之刀】

杜曹接手車路士以來,塑造了一個以Jorginho為核心的控球體系,利用這位意大利中場對於節奏掌控以及辨識路線的能力來實現場而的控制,一方面利用控球等待對手的防線壓上,另一方面利用快速解鎖來完成突擊推進,這種「假控球」的打法令杜曹的球隊不僅可以利用對手後場的空間,同時又可以將球權保證在自己的腳下。

但問鼎歐聯冠軍過後,很多球隊意識到前場壓逼對車路士無疑是自殺之舉,他們紛紛通過屯兵後場來收窄車路士的進攻空間,杜曹也明言部分球隊面對車路士時會擺出從未見過的五後防陣式,這大大增加了車路士延續進攻的難度。遲遲未能善用Lukaku,對Werner的跑動路線亦過於放任,縱使在激發Havertz上找到了方向,但這位德國球員在前場的游走空間一直受到壓縮,這樣就形成一種無論由誰擔任中鋒都出現問題的困境,杜曹受限於傷病困擾而遲遲沒有著力解決這個問題,「後輪驅動前輪」的進攻打法成功了車路士的特色,但任誰都看得出這種依靠後衛得分的做法並不健康。

面對愛華頓的比賽,賓尼迪斯的球隊同樣選擇收緊後場的空間,而車路士亦順理成章地統治了球權,他們能夠耐性地尋找愛華頓防守的空間,James、Alonso輪流移動到中路完成對抗,二人與Ziyech、Mount的位置互換反覆調度愛華頓兩側的防守,Godfrey、Kenny經常陷入以寡敵眾的局面,這樣對於車路士創造進攻空間,理論上是有利的。

圖:車路士第一次有威脅的攻門,來自Mount牽制愛華頓左中堅Branthwaite,James快速插上,Godfrey遲一步回防。

圖:James與Alonso有時會同時收到中路用球,愛華頓的中場線很難完全防守。

圖:打破僵局的入球,來自愛華頓反擊失敗,James與Mount快速換位,造成Godfrey的遲疑,最終完成入球。

換位進攻目標是令對手的球員在換防之際出現防守的缺口,車路士在比賽過程中很出色地完成了這個戰術的構想,愛華頓臨時拼湊的防線顯然無法擁有足夠的默契和意識去解決這種體系上的問題,車路士多次在禁區內完成射門與此不無關係。可惜車路士球員在門前的處理非常低效,而且由於愛華頓的防線靠深,他們很多時接球時都太接近門將而失去了射門的準繩,這也是車路士近來在門前把握力上低下的原因,球員們很多時沒有足夠的時間能夠完成射門的動作。

但除了對手防線的壓縮,車路士自身的跑位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球員與球員之間的「互動」很多時缺乏層次感,這很容易造成他們之間會互相「掩蓋」隊友的用球空間和接球路線,這樣即使球員能夠在核心區域接球,他們都無辦法第一時間找到隊友,更加很容易會因為突如其來的「路線相沖」而增加了臨時應變的難度。這種情況在賽季初期Lukaku與Werner聯袂上場的時候情況特別多,這場比賽即使二人同時缺陣,車路士的問題仍然存在,這樣或許反映了杜曹的進攻上還需要進一步細化。

圖:九名球員齊集在球場貼近中路的位置,面對愛華頓的五人防線,沒有利用球場寬度,而且幾乎沒有任何向前傳球的路線,進攻投入的人數很多,卻沒有任何進攻的作用,這是車路士近來常見的畫面。

圖:Loftus-Cheek從中路往前插,將AndreGomes拉走,中路出現空檔,但Mount卻沒有任何意欲回到該位置形成輪轉,結果Loftus-Cheek要回到位置,Silva亦只能作無意義的橫傳。

圖:正確的示範,Loftus-Cheek往前壓,Ziyech回到Jorginho身邊接球轉身。這時Mount、Loftus-Cheek與Pulisic吸引了對手四名防守球員的注意。James就能夠在外圍得到插上的空間,這球最終Mount在中路接球搏得一個絕佳位置的罰球機會。

圖:錯誤的示範,Alonso原本有明確的路線接應。如果Pulisic等待Alosno背身接應後,再從其身後接應,就可以形成逼使原本貼防的Holgate出現一敵二的局面。

但Pulisic二話不說地橫跑,封死了Alonso的接球路線,結果Alonso變成了「棄子」。

圖:最終連守邊的Ziyech也突如其來地橫移,令Pulisic需要急煞,雖然最終Ziyech應出色的技術修正避開隊友Pulisic,並為Alonso送出直傳,但顯然在過程中是靈光一閃多於實際的套路。

進攻層次實際上是一個很需要細化,同時又能夠因應球員之間的默契而豐富的套路,舉例而言,利物浦的三叉戟,在早年時都是Firmino率先拉扯中場用球,吸引對手的中堅盯防,繼而留出空間讓Salah、Mane可以後排插上。這種模式的第一層是Firmino、第二層才是雙翼鋒。 而上賽季摩連奴執教時期的熱刺,進攻時率先是由Son進行突擊,令到對手的防線因為忌憚他的速度和把握力而後移,Kane就在這個時機當中,把握對手防線和中場之間的空檔,接球組織,在這種模式當中,翼鋒是第一層,中鋒Kane是第二層。 兩者之間運作模式比較分明。

直到近年,利物浦的三叉戟默契日漸成熟,三叉戟之間又衍生了很多不同的「套路」和層次,Mane收到中路持球組織、然後Firmino拉邊策應引渡兩閘;Salah背身持球拉扯對手防線,Mane移到同側完成接應,這些都是後來演變出來的,但他們之間由誰人負責牽扯防線、誰人負責抓住空間進攻,層次很清晰。但車路士目前的狀況很模糊,以上述的例子,到底是頂在陣型最前的Alonso是第一層,抑或是在線與線之間接應的Pulisic?第一層之後,誰是第二層? 車路士的球員能否在進攻時適當地為隊友創造進攻的空間,這樣射門機會的質素才更有可能提升。

【僵化死板:愛華頓的無彎之盾】

一個出色的盾牌,需要在彎度上拿捏準確,過彎的盾牌很難判斷防守的角度,但缺少彎度的盾牌則難以卸走刀兵擊中時的力量,因此盾牌需要兩者兼備,才能抵擋敵人的攻擊。

愛華頓本場比賽在初段的壓逼過後,迅速回到了熟悉的低位防守,賓尼迪斯的球隊並沒有專責的盯人任務,他們的優先選擇是確保陣型的緊湊,防止對手利用短傳滲透到核心的地域當中,等待對手接球後,才開始盯防的任務。對於車路士出色的後場傳控,賓迪尼斯會命令前場五名球員前壓去封鎖傳球的路線,這樣車路士的進攻就只能緩慢地利用兩邊完成個人突破。Alonso的突破能力多年來都處於低水平,Ziyech也需要隊友的短傳接應才能發揮效果,如此一來車路士的進攻就只能傾側到右邊。

圖:愛華頓的中場線會非常靠前封住車路士雙防中的用球。

圖:愛華頓球員不會阻止對手接球,但會在對手接球後迅速靠近,封堵他的傳球空間。

在中場的防守有效成功,五人防線卻在面對車路士不斷的輪轉走位時顯得僵化,右後防Kenny在防守當中沒有注意與Holgate之間的空檔,而Iwobi、Gomes等球員同樣沒有意識需要回到後場填補空間,這樣輪流之下空檔沒有人填補的問題在水晶宮的比賽當中也時常出現,活力充沛、閱讀能力出色的新星Gallagher在該場比賽大放異彩,正正是能夠抓住這樣的空間,但可惜車路士沒有人能夠好好善用這一塊空檔,他們的進攻球員太容易聚集到皮球的附近。

防守缺乏流動性,容易被對手的跑位扯開空檔,反擊亦不見得愛華頓能夠踢出精彩的進攻,賓尼迪斯的過份依賴Rondon、Racharlison來作為支點控制第一落點,但前者的活動能力低下,極度考驗後場解圍的技術,後者缺乏保護皮球的意識,兩者的用球效率低下,無法支撐起整個反擊體系。本場比賽賓尼迪斯同時缺少前場支點,他希望依靠中後場的個人推進能力完成反擊,但部分球員的能力不足導致反擊同樣無功而回。

圖:筆者認為愛華頓最具威脅的反擊,Gordon通透地利用了球場的寬度找到Iwobi。後者只要穩妥地找到Doucource就很可能完成一次高質量的射門,但Iwobi卻選擇自行突破,導致反擊完全無力。

圖:Doucouce反擊時會衝到最前,但Gordon沒有選擇分邊,勉強向前傳被破壞。

【結語】

無論是預期入球、射門平均預期入球兩項數據,車路士與利物浦和曼城的差距都並不明顯,甚至在總入球的數目上,亦與曼城之間只差一球。但場面上車路士創造出的入球機會明顯比另外兩個爭冠對手少得多,怎樣創造出不僅是距離、位置接近球門,而且是屬於擁有空間的射門機會,杜曹需要在這方面花一些苦功,否則大刀一直欠缺鋒利,反覆敲打對手確實可以有成功的時候,但真要拼命的時候,鈍刀就成功了最諷刺的「武器」。

賓尼迪斯雖然成功在史丹福橋拿走一分,但這並不足以讓他脫離輿論的漩渦,人員的限制確實是愛華頓可以發揮不穩的理由,但保守的打法,零星並且依靠個人化的反擊模式,卻並非可以用人員配搭來作為藉口,與Digne的關係破裂、無法將Ricarlison的威力盡展,這些都是目前面對的問題,這位前利物浦主教練需要從內部矛盾到賽場上的問題都一一解決,這才能穩坐帥位。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