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終極死亡之組的賽事正式展開,葡萄牙憑藉末段的入球擊敗匈牙利率先取得關鍵的三分,取得了小組的分數優勢。匈牙利在比賽中展現的防守韌性以及不惜氣力的跑動能力讓法國與德國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後來出戰的兩支球隊對於拿下首勝的欲望變得更加強烈。

迪甘斯在歐國杯前的熱身賽開始將Benzema融入到世界杯的冠軍班底當中,一方面彌補Giroud在地面推進上活動能力不足的缺點,另一方面通過這位皇家馬德里前鋒的策應能力增加中場的控制力。迪甘斯選擇4-3-3與4312菱形中場的搖擺方式去應對德國的壓逼與控球,但無論是哪一種陣式,迪甘斯還是沒有離開沿用多年的暴力美學,他幾乎放棄主動搶攻、統治比賽的作戰模式,反而甘於選擇單調實用的運轉方式去帶動體系、直接衝擊對手防線。

路維近年醉心於技術足球的美感,甚至一度放棄拜仁慕尼黑為骨幹的衝擊流球員的,他希望將德國傳統與華麗足球結合的思路堅定而明確,但實際的效果卻未如人意,上賽季拜仁慕尼黑倚靠衝擊與跑動的打法讓外界紛紛對路維的「圖強」想法提出質疑,被西班牙血洗一役乾脆把路維推向深淵,甚至有球迷認為這支是二十年來最弱的德國。

【法國:化繁為簡,暴力美學】

迪甘斯的打法核心思路是低位防守換取反擊空間,盡可能減少中前場壓逼的次數和頻率,將防守設置在本方球門30碼區域,盡可能誘敵深入繼而讓Mbappe得到廣闊的空間盡情馳騁。在這個思路上,Pogba長傳的視野、Griezmann深度回防後的策應,成為了球隊轉守為攻的關鍵。

圖:法國上半場的傳球路線圖,Mbappe明顯突出。

圖:法國是第一輪所有球隊中PPDA最高的球隊,側面反映法國是壓逼間隙最疏的球隊。

圖:門將每次傳球的距離,法國排在第四位,與幾支「強隊」相比有明顯差距。

推進時Pogba、Kante與Rabiot三位同樣具備一定防守對抗以及推進傳球能力的球員會呈現倒三角的站位不斷流動,利用位置的變抆來淡化德國的前場壓逼,Griezmann與Benzema亦會適時穿插到對手前場壓逼線以防線之間空隙接應縱向的傳球繼而帶動橫向的轉移,法國的兩閘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插上。

來到前場,Pogba會利用身型與技術的結合來吸引防守壓力,繼而將皮球傳到球場的空檔,他擁有的視野、長傳的隱蔽性等都讓他對抗後的傳球更加防不勝防,入球就是來自他個人能力的體現,而這亦是迪甘斯這幾年來倚仗帶動體系的核心人物。(這就不難理解三年前世界杯,Pogba缺席對丹麥的小組賽立即失去攻力)

圖:Pogba在傳出「Pre-Assist」之前的一次對抗。同時畫面亦可看到Griezmann與Benzema參與到推進當中。

迪甘斯沒有明確的反擊路線,沒有複雜的Half-Space穿插跑動,也沒有邊中結合的陣型流動,他盡可能減少球員在進攻端的戰術負擔來發揮眾將的最大天賦,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對手防守失焦,德國的失球就是源於Rudiger離開位置導致的防線傾斜,在防守Pogba、Benzema的判斷上失誤而成,迪甘斯要的就是這種「我比你強」的簡單概念。

Pogba與Rabiot輪流落位Half-Space阻止對手的滲透,但同時卻讓Kante在禁區前沿顯得孤獨,這位利用短途爆發力以及對持球員帶球節奏判斷出色的車路士中場需要空間奔跑才能完全發揮防守才能,把他「困」於禁區前沿不僅限制了他最大的特點,而且會暴露了身高上的弱點,Muller在上半場中段就多次利用對位身型優勢完成策應帶動德國的進攻,繼而完成威脅的傳中,這一點在擁有禁區搶點能力出色的葡萄牙、匈牙利時,或許會成為隱患。

【德國:技術美學,模稜兩可】

德國的傳統是迅速的行軍、整齊一致的攻守,前場縱向突擊結合身體上的壓制、中場快速的壓逼以及面面俱全的技術能力,防線結合體格優勢與靈巧覆蓋,他們在攻守兩端的穩定性極高,也成為了常年世界大賽的四強。

路維在2014年世界杯以後開展了技術足球的改革之旅,他放棄了德國快速推進與壓制的傳統,反而強調了地面滲透與橫向傳遞的重要性,高中鋒被摒棄之外,對於著重跑動衝擊的球員也逐漸排除,路維只希望保留技術意識先於身體對抗的球員。但2018年世界杯已經證明「此路不通」,防守層面的軟弱、進攻的無力,讓德國在攻守兩端都出現了巨大的缺漏,他們光是保留了場面控制而缺乏實際的效益,本場比賽Kroos與Gundogan的雙中場配置早在去年十一月已被西班牙「揭露底牌」,即使選用三中堅去保護,但面對法國的衝擊力顯然並不足夠,即使球會層面可以不斷補強的曼城亦無法在歐聯決賽完成這種的技術極致化,德國要走這樣的道路,注定不輕鬆。

圖:德國的傳球路線圖,幾乎沒有創造縱深的人。

邊中堅與翼衛之間特點無法互補、拖後中堅的缺點明顯,中場防守保護不足,前場銳利度極為低下,德國目前面對的問題是體系的全面困境,本場比賽他們僅僅依靠Kroos在中場的技術能力苦苦支撐,Rudiger的上搶雖有亮點但風險亦高,這樣的比賽顯然並不高水平的戰術對決。

【結語】

法國擁有能夠奪冠的統治性實力,他們即使後備球員亦足以應付賽事中超過半數的球隊,迪甘斯在比賽中不斷放棄佔據主動的打法雖然回報率甚高,但這樣多元、實力超卓的陣容卻沒有展現足夠的統治力難免讓人有所失望。

德國作為「主攻」的一方暴露的問題極多,他們在傳統與技術之間的融合出現排斥已達數年,原本擁有不俗陣容人腳的德國卻讓人難有奪冠的信心,這樣的德國也是讓人失望的。

本場比賽理應是一場互相搶佔主動、實力均勢以至於互有攻守的強強對決,但進攻的一方無法進攻,防守的一方單靠個人能力完成反擊,這樣的場面顯然無法讓人盡興。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