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各項賽事二十一場連勝,英超聯賽已經擴大到十四分的優勢,歐聯賽場一躍而成大熱門。在巴塞隆那被拜仁慕尼黑八球血洗,賽季初一度是哥迪奧拿最差的開局,其時輿論再一次就「傳控足球已死」大造文章,對技術流足球趨之若鶩的群眾一片哀鴻遍野,沒有人能夠想到,哥迪奧拿能夠如此迅速地抓住了逆轉的鑰匙,再一次接受世人的膜拜。

傷兵不斷反而讓哥迪奧拿立心激發眾將的潛能,Gundogan成為英超賽場最有力的得分手,Cancelo搖身一變成為超級推進器,「雙偽九」打法讓BernardoSilva、Foden、Sterling等人都找到發揮所長的空間,很好的消化了DeBruyne與Aguero因傷缺陣的負面影響,將「控制場面」的框框突破後,哥迪奧拿在賽程緊密的球季裡注入了功利主義的元素,花費最少的兵力取得最大的成績,確保球隊的延續性,最終成功在紛亂的球季中突圍而出。

【反搶與退防,「脫節」成就鐵血】

巴塞隆那時代的「六秒反搶」一度成為歐洲列強的夢魘,難以越過半場的同時難以阻擋對手的全方位進攻,其時哥迪奧拿已經將西班牙的技術流足球發揮到極致的水平。在拜仁慕尼黑的浸淫以及英超賽場最初的賽季讓哥迪奧拿意識到,缺少拉瑪西亞的技術流班底,無辦法在其他地方複製以往的成功,他開始吸收和融合各家所長,盡可能將理念以及新國度的風格融為一體。

現在的曼城展現的不僅有當年巴塞隆那反搶的敏捷與對抗,同時亦有低位防守的組織能力,防線上的Dias、Stones或是Laporte等人並不會盲目跟上前場的壓逼,反而會有序地退防,盡快組織起防線,完成攻守之間的轉換。


這種防守模式雖然會影響快速奪回皮球的能力和效率,但卻可以通過快速退防來減少對手突擊的成功率,在李斯特城以及熱刺兩戰當中,曼城中場線無法順利阻截對手的過渡,這讓後防很容易暴露在快速前鋒的進擊當中,哥迪奧拿自從熱刺一役後便放棄了全員壓逼的做法,並且在低位防守方面下了不少的苦功。次循環對陣熱刺,曼城在早階段確立領先優勢,球隊在中後段通過低位防守的方式來瓦解熱刺的快攻令人印象深刻,中下游球隊再無法利用曼城壓上後的空檔來製造驚喜。


【雙偽九防不勝防 前場眾將輪流發光】

無鋒陣打法在史巴列堤時代的羅馬發光發熱,哥迪奧拿在巴塞隆那的中後期開始亦移植了這種流動性極強的打法,來到曼城以後,哥迪奧拿並不乏在大戰中使用無鋒陣的時刻,但插上中數不足、偽九過度壓縮中場空間等問題仍然困擾著這位主帥,在Aguero因傷缺陣以及Jesus狀態起伏的期間,哥迪奧拿一度在大戰當中被這種「技術流」思維制肘,影響戰績。

哥迪奧拿在近來的比賽當中不時祭出「雙偽九」的戰術,即使Jesus在場的情況下,球隊仍然會以雙前鋒的站位為主,繼而在推進過程中輪流回撤到中場銜接用球,技利能力出色的後場球員可以利用穿透性傳球找到這些銜接點。由於回撤的球員並不固定,回撤的位置、距離亦非常依靠球員臨場的閱讀,因此這種雙偽九的打法,無疑加大了對手盯人的難度。

本賽季中後場幾乎全員歸位,哥迪奧拿得以將大量的兵源投放在前場,Gundogan、Sterling、Foden、Jesus、BernardoSilva、Mahrez等人能夠輪流擔任偽九的角色,在DeBruyne與Aguero缺陣期間完美填補了組織、創造、入球的空缺,曼城在連勝階段幾乎沒有落後的經驗,在防線的穩固之外,難以阻擋的進攻都是關鍵的元素。

【無位置的推進器:Cancelo的蛻變與哥帥思路的延續】

Cancelo的爆發是連勝階段的「驚喜」,過往在華倫西亞、祖雲達斯時代均不受重用的葡萄牙右閘加盟以來並沒有太多的亮點,哥迪奧拿時而左閘時而右翼的安排亦令這位閱讀比賽能力偏低的球員無所適從。

本賽季由於Walker因傷病缺陣多場比賽,加上密集賽程下的適度輪換之下,哥迪奧拿對Cancelo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和調教,這位葡萄牙人的重心變換能力出色,持球狀態下能夠很完美地避開對手的壓逼,加上有不俗的傳球能力,成為哥迪奧拿中後場一個既可以持球突進,亦可以傳球組織的「高級推進器」。回想過往拜仁慕尼黑時代,Lahm與Kimmich的閘位中置、登陸英倫半島以來對Walker的改造與調教,哥迪奧拿一直對這種同時兼任邊中堅、防守中堅以及閘位的推進器甚為迷戀,他希望利用閘位球員的靈活性、有球能力來分擔推進的責任,這樣前場球員就不必過度的回撤,從而保留體力與專注去撕咬對手的防線。

Cancelo的爆發是哥迪奧拿調教有功的成果,過往一直為人詬病的閱讀球賽能力有了飛躍進步,其在對陣車路士一役的突進完全破解了林柏特的防守體系。不過這樣的角色並非為Cancelo度身訂造,觀乎以往的經驗,哥迪奧拿更大程度上延續以往成功的思路,而Cancelo是這種思維以下的最新產物。

【高位壓制三重保險 哥帥要的是無堅不摧】

在中後場推進完備的情況下,曼城前場球員就剩下破門的任務,哥迪奧拿一直以來的「全方位進攻」模式基礎有有三:一是Half-Space的穿插跑動完成邊中結合、二是反搶以後快速的二次進攻刺穿對手的防線、三是依賴個人的突破能力完成以點破面。

哥迪奧拿麾下球員都非常具備出色的單兵作戰能力,Sterling、Mahrez等人都能夠通過個人能力去強行破開防線的空檔,這種打法亦成為哥迪奧拿體系以內最後的「進攻保險」,對陣熱刺與曼聯兩戰當中,摩連奴與蘇斯克查均通過雙防中填補Half-space的空檔,並且減少了截球以後中後場組織的次數,盡可能化解哥迪奧拿前兩種的進攻模式,他們是今季少數能夠對曼城完成零封的球隊,思維上的準確成為了最重要的基礎。

【資訊年代與速食文化的對沖  哥迪奧拿的「延續」並不容易】

近十年的科技發展讓人類的生活有了急速的變更,數據、運動科學的重視亦讓足球這個項目變得專門化,資訊年代讓球迷們身在萬里之遙仍能掌握各支球隊的打法與細節,林林種種的分析縮短了掌握一支球隊虛實的時間。近年越來越多主教練羨慕高普與哥迪奧拿的長期執教,兩支球隊在改造、融合、豐富的過程中逐步擴大了實力的優勢,在速食文化之下,教練既需要快速獲得成績,同時要避免被對手短時間內磨研透徹,因此職業教練的執教難度與日俱增,他們不僅需要完整的陣容去減少戰術的死穴,更需要長期的演練來豐富戰術的內容。

施蒙尼、摩連奴、干地等擅長以敵為主的教練近年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他們再無辦法單憑限制對手來換取穩妥的成績,喜歡以奇兵制敵的施丹也在陣容無法大變的同時失去了初出道以來的魔法。這些教練都在自己的領域中找尋轉型和蛻變的方式,在踉蹌的過程中,似乎只有施蒙尼能夠在不斷犯錯當中避開輿論的攻勢,時代的變遷之下,哥迪奧拿即使手握巨款可以重點收購,但其逐步完善體系的思維才是生存下去的重要方式,他能在速食文化當中屹立並非易事。

曼城目前在攻守兩端的出色發揮可以說是哥迪奧拿多年來浸淫的產品,陣容厚實、士氣高昂、球員能力出色等優勢不禁令人想到六冠王的美好日子,但過度消耗中前場球員的技術能力一直是曼城的死穴,怎樣在歐洲賽場當中適應不同的足球風格是突破歐戰瓶頸的關鍵。

Comments

Anonymous

何謂<以敵為主>,似乎唔太明白,請舉例以說明之!?

blnazefootball

簡單黎講就係極可能根據對手既強弱處去部署,先考慮點解化解對手強點,再用反擊攻擊對手弱點 「以我為主」既教練就相反,會考慮點樣攻擊對手既弱點優先

Anonymous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