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十年來第一次由米蘭雙雄佔據聯賽前列時進行米蘭打吡,當年的國際米蘭在里安納度麾下雖然擺脫了季初的困局,但一星期內接連被史浩克04與AC米蘭擊敗而在兩條戰線中脫隊,Pato的梅開二度、Chivu的紅牌都只能讓人感受到米蘭「雙雄」的最後餘熱,此後十年間「雙雄」降格為「雙熊」,失去了歐洲以至於意甲賽場的優越性,兩支球隊無論在財政上、球會架構上、陣容上以至於聲望上都出現了動盪,球迷們等待這一天的重臨,也反映在賽前球場外的衝突當中,火花四起的對罵、武鬥的重現也讓人再次感到大戰的氣氛。

派奧利在周中的歐霸杯賽事刻意收起和輪換部分主力球員,Ibrahimovic得到全面的休息,Theo、Rebic等球員也未有踢完全場,但可惜最後時刻被國際米蘭名宿Dejan Stankovic率領的貝爾格萊德紅星逼和,無法完成輪換與成績的兼具。上周末在史柏斯亞身上失分的紅黑軍團失去了榜首位置,這場的正面對決是重奪榜首打擊對手士氣的最佳時刻,Ibrahimovic在意大利杯紅牌出場間接導致球隊出局,這位與Lukaku爭吵的主角也決心要為球隊報卻一箭之仇。

國際米蘭方面,上星期擊敗了六連勝的拉素,重新回到榜首的位置,沒有歐戰之慮的藍黑軍團可以得到充裕的休息時間以及演練戰術的空間,更令人鼓舞與欣喜的,是Eriksen與Perisic在新的戰術當中漸入佳境,兩位球員的配合足夠撐起了原本攻力不足的左路進攻,干地賽季初期希望建立的進攻足球終於有了突破。這場關鍵戰役雙方在賽前的談論話題甚多,兩位主教練的戰術取態也成為猜測的議題之一。


【派奧利先搶後變 干地堅定思路】

AC米蘭在開局階段的壓逼力度較大,接近八位球員會投入到前場的防守當中,企圖通過切斷國際米蘭的傳球路線以及減少傳球時間的方式搶佔上風。在體能不如對手充裕的情況下,握有主動權對紅黑軍團全場的部署會有正面的影響。


但Lukaku很早就顯示出良好的競技野心,在對位Romagnoli的比拼當中很快就佔據了優勢,而Kjaer亦因為早早就因為侵犯Lautaro而領到黃牌,兩位中堅在高位壓逼的打法下陷入危機,派奧利立即將打法調整。 在前十分鐘過後,AC米蘭將壓逼的焦點放在中場線附近的區域,Calabria則大幅內收組成三人中堅,Kessie、Tonali也同時左傾去提前封堵Barella與Hakimi向前突進,這種方式雖然放棄了對Perisic的防守,但至少換回了中堅位置的穩定。


在個人能力無法制止對手的衝擊和突破之情況下,必須依靠整體的配合和補足去填補防守的空檔與空隙,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在戰略上有所犧牲,優先切斷阻擋國際米蘭銳利的右路攻勢,果斷放棄Perisic在左路單兵作戰的防守,在策略上並無太大的過失,雖然Perisic仍然憑藉出色的狀態和對位的優勢完成了不錯的搶點和射門機會,但整體上國際米蘭也只剩下這一側的攻勢能有效威脅AC米蘭的防線,Lukaku與Lautaro相比開場時的銳利度有所下降。

國際米蘭方面,干地的想法和思路不難猜估,干地沒有採取高位壓逼的方式,在丟失控球權後,主動後撤構築五人防線,三線之間的距離非常緊密,層次感十足,五人防線會輪流上搶填補三中場覆蓋面的不足,盡可能將對手的進攻阻隔在Final Third以外。國際米蘭本賽季的二十三輪意甲當中,只讓對手在最後20碼區域完成傳球120次,是意甲第五少,但球隊卻是意甲當中使用前場壓逼頻繁度(即PPDA)排行第十一位。

緊密的防守不代表放棄進攻,雖然早早階段取得領先優勢,但國際米蘭一旦順利推進,兩名訪中堅都會放膽前壓,Perisic與Hakimi亦會迅速從閘位切換為翼鋒衝擊對手的防線,由於Eriksen、Brozovic與Barella都擁有出色的跑動能力和速率,AC米蘭在陣地防守階段要完全限制對手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過去國際米蘭後場組織非常倚賴Brozovic與DeVrij二人的傳球能力,一旦二人遭到嚴密的看管,長傳給Lukaku作為支點策應就成為唯一有效的方式。不過在上賽季中段開始,Bastoni逐漸站穩腳跟,Barella也漸入佳境的情況下,干地開始讓後場的組織焦點分散開去,本場比賽國際米蘭各人的用球數字相若,擺脫以往Brozovic獨自過百次觸球的局面之餘,也提升了後場出球的穩定性。第二個入球由Handanovic策動再由Lautaro入球,整個過程就有九名球員參與其中,從自家的球門推進到對手的小禁區,顯示出干地訓練與調整的成果。


【米蘭變招壓制,國際門神挽局】

派奧利的理念當中,兩翼傳中、禁區內人數壓制是核心的元素,拉素與國際米蘭時代的Candreva都利用頻繁的傳中來將皮球送到禁區,而包括兩閘、兩名中場等人悉數壓上的打法,盡可能在禁區製造人數優勢,從而在混亂中完成入球。這場比賽在變陣三中堅站位,並且站穩腳跟之後,AC米蘭球員更加放膽地壓上助攻,國際米蘭在上半場後段以至下半場的開局受到巨大的壓力,紅黑軍團大有扳成平手的機會,可惜國際米蘭的門將Handanovic在關鍵戰役重拾久違的佳態,讓AC米蘭無功而返。


除了人海戰術以外,派奧利近一年間刻意圍繞Ibrahimovic建立一套核心的戰術,利用瑞典神塔在前場的支點作用來提升人海戰術的效率,這位39歲的老將雖然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爆發能力以及一敵二的靈巧擺脫,但憑藉身型優勢與腳下技術的結合,既能夠穩定地在前場完成過渡,亦能吸引對手的防守火力,為身邊的隊友減壓。下半場派奧利刻意利用Ibrahimovic作為戰術核心的思路頗為明確、除了兩次頭鎚攻門之外,Tonali的遠射、Kessie的後排插上射門均是源自於Ibrahimovic的二傳。


在國際米蘭擴大領先優勢之前,AC米蘭球員憑藉更為堅決的前場逼搶,令國際米蘭的推進受到巨大的限制,在接近十分鐘的時間內,國際米蘭球員幾乎無法將皮球送過中場線。

這階段的壓逼消耗了AC米蘭球員大部分的體能,在國際米蘭以團隊配合完成入球以後,紅黑軍團在士氣和身體上都遭到嚴重的打擊,接下來的比賽時段就成為了一場激烈性欠奉的攻防戰,Lukaku憑藉出色的野心攻入證明自己的一球,AC米蘭在爭冠路上徹底陷入被動。

【雙雄之戰路漫長,重建仍需努力】

AC米蘭在一年前Ibrahimovic回歸以後大幅提升,球隊的技戰術水平都完成蛻變,部分球員的精神面貌以及閱讀球賽的能力都有所進步,即使在Ibrahimovic、Theo等主力缺陣的情況下,仍然憑藉不錯的團隊發揮來完成了對中下游球隊的壓制,派奧利也適當地在圍繞Ibrahimovic的進攻套路以及分散火力點讓神塔專注埋門兩種模式上完成切換,紅黑軍團現在的進步有目共睹,但距離要完成與強隊之間差距的縮窄尚有距離。

Kessie在新體系之下的發揮出色,身體能力出眾、技術能力不錯以及在節奏掌握上日漸成熟都令他成長為意甲賽場備受注目的中場人物,但Bennacur長期的缺陣令派奧利始終無法為其找到合適的替代,Tonali的速率與對抗性在這場比賽中完全下風,Meite對戰術執行的細膩度上仍存在不足,兩人均無法在強強戰當中發揮足夠的效用,Saelemaekers在本場比賽中的作用亦極為有限,面對國際米蘭的高強度跑動和速率之下,哪一位球員的強度不足表露無遺,紅黑軍團怎樣在手上的兵源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是個要點。接下來的聯賽在中下游球隊身上拿到足夠的分數才能保住爭冠的機會。

國際米蘭方面,干地在冬窗無力引援的情況下最終選擇激發Eriksen與Perisic等邊緣球員來製造陣容上的新鮮感,Eriksen在蛻變以後得到的讚譽甚多,丹麥人不僅能夠作為後場組織者,更能夠在中前場完成機會的創造,Sensi傷缺以來一直欠缺的技術元素終於得到了補充,干地對球員讚不絕口也表現了其自身的喜悅。Perisic在季初出現了心態不穩的情況,沉迷單打、缺乏對隊友的信任讓他在進攻端的貢獻有限,雖然憑藉出色的衝刺能力多次為球隊化解危機,但翼鋒出色的他在防守上的閱讀能力始終不如Young出色。不過經過一輪的心理調整,加上Eriksen在左側「站出來」分擔壓力,回歸務實的Perisic在外側攻擊手一職上展現了優秀的條件,雙足均衡的能力以及瞬間爆發的速度都成為邊路單打的利器。

國際米蘭連克強敵固然收獲到足夠的信心,但兩場比賽均能在初段取得優勢也讓比賽變得較為輕鬆,干地的球隊往往在遭受對手反撲時容易出現失誤,Bastoni本場比賽第一落點控制的能力偏弱,Eriksen、Brozovic對第二落點保護的不足等問題都差點讓對手完成反撲,怎樣提升受壓時的控制能力是未來比賽的關鍵點,這支球隊在關鍵比賽當中的失誤較多,令到球隊整體戰力提升但成績上沒有太多的突破,這些都是未來球隊需要改善的方向,聯賽佔據優勢固然是實力提升的展現,但沒法笑到最後的話,一切的努力都會化為烏有。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