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一個月內三度對決,干地一個月前在聯賽通過出色的後場解壓能力控制比賽的走勢,Lukaku、Barella與Hakimi的長距離奔襲能力令祖雲達斯的高位壓逼蕩然無存,Brozovic在該場比賽的遊刃有餘進一步令兩球領先的國際米蘭完成收割,派路在首次與干地的對決中完全敗陣。干地在意大利杯首回合失去Lukaku與Hakimi兩位進攻重心,逼不得已調整了比賽的策略,卻因個人的失誤丟失好局,次回合要想在祖雲達斯的主場實行逆轉,難度極高,最終也難逃出局的命運。

派路在干地「教訓」後,在中場開始啟用McKennie與Arthur來提升進攻的均衡能力,比賽節奏的控制能力也有所提升。不過派路在兩回合的意大利杯正選陣容上均給出稍為讓人意外的答案,DeLigt與Demiral的聯手上陣對抗國際米蘭的雙人前鋒,Bernardeschi取代Chiesa在左路平衡攻守,Kulusevski肩負特別任務披甲上陣,派路針對性的部署意圖明顯,通過最大化C.Ronaldo的策應能力來簡化進攻的手段進一步反映出派路在兩回合杯賽的保守想法,最終憑藉個人能力把握住了國際米蘭的失誤,成功笑到了最後。

【干地先防後攻,戰術勝比數敗】

不論是首回合失去了Lukaku與Hakimi,抑或是次回合失去了Vidal,干地在兩場比賽的開局階段都主動放棄球權換取反擊的空間,球員在低位防守時注意空間的覆蓋,三中堅對於與中場線之間的空隙盡量壓縮,祖雲達斯球員要想憑地面組織只能依靠兩翼的突破能力,干地將防守壓力疏導到兩側的思路清晰,也收到了換取反擊空間的效果。


相比派路沿用幾乎相同的打法和陣容來希望化解國際米蘭的進攻,干地在兩回合的比賽中至少展現了三種不同的打法,以及通過人員的調整來製造進攻重點的錯位,祖雲達斯在首回合的下半場開始就已經失去了控制國際米蘭進攻的能力,斑馬軍團只能倚靠低位人數的堆積以及巨星在反擊時的帶動創造局部的優勢,國際米蘭最終無法扳成平手,球員在最終區域的判斷能力值得被批評。

首回合Brozovic被Kulusevski貼身盯防,國際米蘭後場的出球能力受到限制,Sanchez的深度回撤是球隊破解祖雲達斯壓逼最有效的方法。


不過,兩翼缺乏爆發力,前場也沒有Lukaku這樣的強力對抗點,國際米蘭的突擊很容易就被祖雲達斯的單兵防守限制,干地在下半場決定提升前場壓逼的力度和次數,逼使祖雲達斯球員失誤,減少前場球員衝刺的距離,藉此提升整體的侵略性,藍黑軍團最終收到非常良好的戰術效果,但Sanchez、Darmian的射門接連被封堵,最終在圍攻狀態下無法拉近與對手的比數差距。


一個月前的聯賽當中,派路對Brozovic的放任令國際米蘭大部分時間掌控比賽的走勢,該場比賽的主角是Barella,但幕後主宰一切的是克羅地亞人Brozovic,他的頻繁跑動、雙足均衡的出球能力讓後場的壓力大幅減少。派路在兩回合的比賽都安排Kulusevski進行貼身的盯防,Brozovic在兩仗杯賽的跑動距離沒有減少,速率甚至比平常更高,但場上的作用卻受到大幅的限制。


在首回合的下半場,干地提升了Vidal的進攻地位,這位智利悍將不僅與Sanchez聯手帶領前場壓逼,更擔當起中前場的球權分配任務,Darmian的射門、Lautaro的遠射都由其在中場組織策動,在打得起勁的時間被干地換下,智利人流露的不滿情緒可以理解,但干地希望用Eriksen更為優秀的組織能力取代體力下降的Vidal也是合情合理的選擇。這一思路也延續到了次回合的比賽當中。


Eriksen在首回合後半段登場,與Brozovic之間存在球權分配的問題,丹麥人不如Vidal理解戰術的細節,在邊中結合的抉擇當中出現問題,這導致國際米蘭一度出現了混亂的情況,直到Sensi代替Brozovic登場,情況才有所改善。次回合Vidal缺陣,干地沒有穩妥地選擇防守對抗力較強的Gagliardini,而是再次利用雙組織者的做法化解派路的盯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Eriksen在比賽當中得到大量組織的空間和機會,國際米蘭在上半場有很大的機會追近比數,可惜球員的把握力浪費了干地的心思。


派路在下半場收縮防線,Kulusevski改為區域防守,不再對Brozovic進行盯防,而是站住中路區域避免國際米蘭中場的組織,但這種做法難以限制國際米蘭的後場推進,Eriksen很好地完成了副核心的任務,也令祖雲達斯最後階段只能增加後場人數,放棄前場壓逼。


首回合派路專人盯防Brozovic的舉措令干地的球隊稍落下風,兩位進攻核心的缺陣也讓藍黑軍團失去了反擊的利器,干地在半場時調整顯示出他對於比賽的閱讀和掌控能力,派路在後段開始只有招架之功,沒有明顯的還擊之力。首回合下半場的Vidal,次回合的Eriksen都是干地化解派路部署的妙著,二人的出色發揮也確實帶動了比賽的節奏,可惜Sanchez、Darmian、Lautaro在兩回合接連錯失絕佳的入球機會,也令祖雲達斯在次回合的後段得以佈陣死守,缺乏單兵能力的國際米蘭要在狹隙當中取得入球極為艱難。

【派路勇於求變,巨星犧牲自我】

派路在近一個月來顯示出出色的糾錯能力,不論是中場的對抗與技術組合、後防線老嫩間的特點掌控都有明顯的提升,國家打吡的失利徹底刺激了這位前意大利中場的神經,首回合大膽的用人、次回合主動的回收,都對國際米蘭造成巨大的限制,最終在場面上沒有太大的上風,但卻能務實地完成晉級的任務。

Kulusevski帶著戰術任務的登場在上文已有論述,瑞典人的身體對抗以及跑動能力最大程度提升了中路的防守能力,Bernandeshi的連續登場也顯示出派路對於邊線防守的重視,他相比同為前費倫天拿球員的Chiesa擁有更出色的防守意識和對抗能力,這對於傾向穩妥的杯賽賽場有著更好的戰術作用。加上DeLigt與Dermiel這對年輕的防守組合,令祖雲達斯能夠有「壓上去防守」的本錢,二人的活力和覆蓋能力都足以支撐高位防線,在首回合上半場一度令缺乏爆發力的國際米蘭前場受到限制。

派路首回合作客的比賽選擇保守的思路穩住局面,最終得益於國際米蘭的失誤而取得領先,這亦令其可以在次回合延續保守的選擇來收割比賽。在兩回合當中,CRonaldo的任務不僅僅作為終結者,更大程度參與到中場的推進以及前場的創造當中,派路希望利用葡萄牙人的個人能力來彌補中後場的保守選擇,這位巨星在葡萄牙國家隊不乏相關的經驗,這種在杯賽「犧牲自我」的打法並不鮮見。


踏入2010年代的葡萄牙曾經有一段青黃不接的時期,直至2015年的歐錦賽當中,新生代的乘時而起成為了2016年歐國杯的絕對主力,但當時大部分未經歷豪門磨練的球員在技戰術的成熟度都略有不足,BernandoSilva的傷缺亦令葡萄牙國家隊難上加難,CRonaldo當年適逢進行肌肉調整和技術的轉型,但在與主教練山度士的溝通後仍然敢於犧牲自我來達成團隊的成就,最終葡萄牙一路篳路藍縷走到最後,旁邊只道CRonaldo在決賽的傷缺,只記葡萄牙在小組第三名捲曲晉級,卻忽視了CRonaldo在戰術上的大幅犧牲。

派路這賽季在戰術上過份理想主義讓球隊陷入了困境,聯賽的載浮載沉令祖雲達斯失去了對於聯賽的統治能力,CRonaldo在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極為明顯,憑藉個人能力成功協助尚在對戰術處於理解階段的隊友完成引導,這種「巨星養教練」的方式成功令派路慢慢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高水平的二七零對決,還有一仗,誰能笑到最後?】

國家打吡的九十分鐘對決固然精彩,但兩支球隊在一個月來的三次對決,二百七十分的博奕也同樣賞心悅目,三千字實難以將細節一一呈現。派路在失利後的自我糾錯體現了少帥吸納成長的特質,干地在比賽過程展現在硬仗當中的閱讀比賽能力極為出色,身經百戰的干地雖然在意大利杯的關鍵戰中再次與勝利擦身而過,但兩次球隊在聯賽的爭逐仍然持續,第四回合的對決仍然值得期待。

英超賽場節奏明快,爭議與話題十足;西甲的中場封鎖與技術解鎖張力十足;德甲與法甲近來在新晉教練的引入的理念內變得更加多元;即使葡超四強近年向豪門輸出的天價單品都能夠完成技戰利的無縫接軌。意甲作為老牌的賽事,又豈無特色與精彩之處?意大利國家打吡或許不如英超大戰不斷尋求進攻機會的部署明快出色,但雙方教練在下子前的思考、下子後互相的牽引與反擊同樣有著扣人心弦的元素。


Comments

Anonymous

次回合賽事雖然入唔到波 但同時亦無失球 成隊波整體嚟講其實都發揮得唔錯 要講發揮得唔好嘅 應該只有馬天尼斯 佢嘅表現的確係水準之下 但如b兄所講 呢兩場睇到干地嘅功力 調動方面即時見到效果 不過兩場球員嘅傷停 令陣容調動有少少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