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轉會市場被禁的賽季,林柏特以青春班底強調活力、技術的結合,在英超賽場成為一支備受期待的球隊,疫市中豪擲億萬增強陣容,雲集德、荷、法各地的菁英,車路士一度成為賽季的黑馬,甚至在十一月時有機會登上榜首之席。可惜的是,隨著賽季深入,新援帶來的刺激感逐漸消弭,傷員的影響以及陣式僵化的問題大大影響了球隊的成績,林柏特在求變的過程中接連犯錯,並且出現了少帥常見的選擇困難,最終這位球隊的名宿難逃解僱的命運。

【繼承遺產,英式化的地面足球的建立】

沙利上任以後,為慣常在防守反擊進攻的車路士,建立了中後場組織的體系,在整個過程中,球員在小範圍的配合意識有所提升,Jorginho為核心展開的推進體系也在後期Giroud與Kovacic的解放後豐富了更多的的推進路線,這為林柏特的上任留下了珍貴的遺產。

林柏特的打法偏向英式化,強調跑動覆蓋的同時,也要求球員在中前場有足夠的纏鬥能力和身體對抗,這種基礎一度讓年輕的車路士展現了充沛的活力,Abraham、Mount、Tomori都能夠找到發展的空間,前兩者更一度是藍軍唯一的入球保證。在英冠時代,林柏特就已經嘗試過地面組織的做法,當時Mount作為中場運轉的核心人物之一,強調陣型的輪轉,主張在中後場區域完成更多橫向傳遞來帶動縱向的衝擊,這為林柏特的執教車路士奠下了戰術的理論。

初接掌車路士時,林柏特將沙利足球與自身的理論結合,以Jorginho與Kovacic為中場基礎,前者通過控球組織以及快速辨識傳球路線來引導進攻,後者不僅分擔了傳球的任務,同時亦利用引球推進的能力來帶動攻勢,此時二人作為「拉弦者」成功控制住比賽的節奏,也讓Mount、Abraham等「英超新丁」能夠更容易適應到英超賽場當中。兩位技術型的中場球員反映了林柏特對於球隊體系建立的方針,這時候車路士進攻的問題只有火力點不足的問題,當Mount更多分神支援兩翼、Abraham也撞上了新人的瓶頸,單憑Pulisic無法讓球隊有足夠穩定的得分點,但憑藉優秀的場面掌控能力,車路士仍然在聯賽榜中得以佔據前列位置。

【困難與改變,新兵帶來量變,獨缺質變】

林柏特執教首個賽季的聖誕節賽期並不容易,七場比賽五次落敗令這位少帥不得不作出改變,Kante的回歸為中後場帶來更多的選擇,Giroud的重新啟用也為比賽帶來了更多的變化,林柏特希望減少Jorginho的使用,加上Mount深度的回撤來帶動陣式的變動,目的提升縱向傳球的效率和次數,這種藉進攻速度的加快來創造入球機會的方式是英超球隊的慣常做法,將比賽的強度增加來壓制更多的對弱隊,簡單粗暴地爭取分數。

這種打法在疫情停擺後得以延續,Mount在「八號位」作為球隊樞紐串連中前場,但這位英格蘭小將無法兼顧中場區域的組織以及前場區域創造的工作,他的技術能力也漸漸在身體對抗頻繁的情況下有所下降,雖然最終仍能如願取得歐聯資格,但林柏特顯然察覺到問題的所在,他不僅需要能夠提供入球數字的前鋒(Werner),也需要有人能兼顧中場組織的同時對球門有更大的威脅力(Havertz),在Willian與Pedro相繼離隊後,也需要右路補充一名Half space Creator(Ziyech),林柏特很快就能夠在夏天確立了引援的名單,顯示出他對於球隊問題足夠的洞察力。

接連的收購為球隊注入新鮮的血液,球員的質素也提升了球隊的競爭力,Werner與Chilwell的連線一度是林柏特倚重的進攻方式,Ziyech在右路的斜傳也成功創造了不少的機會,雖然Havertz在融入上出現困難,但得益於老將ThaigoSilva與Mendy的來臨,後防一度穩固起來,車路士在開季階段展現出的新舊結合表面上沒有太大的矛盾。

林柏特在賽季中期再一次放棄Jorginho,改為信任Kante、Mount、Kovacic等縱向突擊能夠更為出色的球員,他希望中路的技術球員能夠吸引防守壓力,進而為兩翼提供寬闊的衝刺和突進空間,Werner在這個階段得到的機會更多,但狀態低迷的德國人在屢次錯失黃金機會的情況下出現了信心的危機,這對於急於提升球隊進攻火力的林柏特而言,是雪上加霜。

Havertz的身高體重,加上逆流跑動的思維模式令他難以適應林柏特重視縱向速度的體系,這位夏季的重磅收購無法在前場支點、中場銜接點、Half-space creator等各種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Ziyeah的受傷、Chilwell也在Werner低迷的情況下失去了銳利度,這些新援逐漸的坍塌對令林柏特在陣容上空有人數卻沒有帶來實質的提升,反而Mount在位置逐漸後移的情況下更加迷失,在多次強強戰當中既無法利用身體質素完成推進,也沒有足夠技術能力完全快速的銜接,車路士的體系變成千瘡百孔。

【少帥無力回天,新帥思維成重點】

林柏特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逐漸迷失,在中場組織與衝擊之間搖擺不定,在中路突進的同時又倚賴兩翼傳中,重視傳中的同時卻又缺少佈置禁區的火力點。林柏特暴露了新帥對自身體系的不自信,思想的混亂也影響了球員們在場上的情緒。

杜曹的履歷豐富,在緬恩斯期間帶領球隊取得歐洲賽資格,在多蒙特時期取得超過六成的得勝率,為球隊贏得一次德國杯的冠軍,執教期間也把Pulisic、Dembele加以提拔成為獨當一面的球員。不過,在執教巴黎聖日耳門的起步並不如意,球隊不僅在國內杯賽均無緣奪冠,在歐聯賽場更被曼聯熱血逆轉,巴黎整個賽季只有聯賽冠軍,這顯然並非球隊所願看到的成績。不過第二賽季很快就得到了進步,歐聯決賽是杜曹巴黎生涯的巔峰成就,縱然後拜仁慕尼黑無情擊敗,但杜曹也收獲了不少的掌聲。

杜曹的慣常使用的433陣式與林柏特目前的方向契合,拖後中場與防線靠近形成正三角的站位鞏固防線,兩名中場中會以一前一後的形式完成推進,在巴黎時代,Verratti(或Draxler)會回到中場協助組織,DiMaria或是Draxler會在另一側壓上助攻,在車路士,Kovacic與Mount的組合似乎更貼近杜曹的慣常做法。巴黎時代由於前場擁有極強的火力,Neymar甚至能夠作為進攻中場的角色在中路完成突破、創造,杜曹對於明星球員給予足夠的自由度,這有助部分具天賦的球員以及年輕球員的發展,昔日在多蒙特時期接連讓年輕球員發揮出色的原因正是如此。

杜曹在防守上重視高位壓逼,他繼承了高普時代的打法,強調前場球員切斷路線的防守方式以及覆蓋範圍,希望利用對手組織上的失誤完成快速的攻擊,這一點相信對於Werner而言是個利好的消息。不過杜曹在低位防守上的佈置很多時會忽略了球場的寬度,縱然部分時間拖後防中會退入防線以增加防線的寬度,但卻無法對中場兩翼區域提供足夠的支援。以歐聯決賽為例,巴黎在大部分時間都缺少對兩名邊中場中的保護,這一問題持續了大半場的時間,最終被Thaigo與Kimmich的連線來拆散了防線,最終失落了歐聯冠軍,這一點需要車路士兩閘球員更加注意,特別防守意識不高的James。

不過杜曹多年來並不固守於一套陣式,巴黎時代同樣使用過352與442的打法來豐富比賽的層次感,他在車路士會選擇使用甚麼陣式來呈現自己的戰術理論是值得期待的。目前球隊擁有德甲、意甲、英超、荷甲、法甲等多重風格的球員,杜曹在確立基調的同時必須要學會取捨。在多蒙特時代與高層爭執,在巴黎時代被曝與球員爭吵不斷,杜曹在善良外表以下有著剛強倔強的性格,怎樣在從未踏足的英超賽場中駕馭自身的球員,並且與高層保持良好關係,也是賽場以外的焦點之一。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