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流亡藏人女作家唯色,以詩詠唱西藏哀歌**

**自由圖博,看見另一個拉薩**

「寫作即流亡,寫作即祈禱,寫作即見證。」——唯色

「作為一個依憑良心默默地收集灰燼的人,

多麼地徒勞,多麼地並不徒勞。」

——〈黃昏時分,祖拉康的金頂群閃耀著金光〉

「分辨出另一個拉薩,如同某種考古。

無法歸零的不朽,桀驁不馴的存在,

無論往昔或今日,無論存在或喪失。」

——〈我想重返廢墟之中但已枉然⋯⋯〉

==書籍簡介==

本書為著名西藏作者唯色於2018年至2020年之間於拉薩所寫的詩作,以詩歌紀錄西藏(圖伯特)與拉薩的真實情況,及作者複雜的情感。唯色視之為以詩歌的方式,在淪陷的土地上樹立令人心碎之美的紀念碑。讀者並可在詩文中,學習許多西藏的特色語言與知識,了解西藏文化,與遙遠的西藏建立一種深厚的同情。

本書附以唯色本人及香港著名旅人薯伯伯所拍攝的拉薩照片,圖文對照,讓讀者可在詩與圖的雙向輔助下,遙想美麗、淒涼而抑壓的拉薩。

====

合十、躬身,向金燦燦的塑像致以問候。

實則內心糾結,在那個火焰熊熊的冬夜,

象征諸佛菩薩的眾多塑像如何捱過?

高溫下,尊容的貼金是否熔化?

像淚水,不盡地流淌。當我即將離去時,

正午的陽光自頭頂那些密集的格子窗戶射來,

斜斜地,匯聚成多束光線落在大殿裡的修習長墊上,

一排排,空蕩蕩,除了一座座堆成人形的絳紅大氅,

明亮的愈加明亮,幽暗的愈加幽暗,

似乎沒有中間地帶,但真相恰在其中。

——〈去祖拉康拜佛變成了一個匆忙的儀式〉

只能在夢境中重返相安無事的邊境,

只能在詩歌中重返不會相讓的邊境,

身陷霸凌者當中,咫尺即邊境。

——〈此地的宿命為何如此?〉

==本書特色==

詩作附以唯色本人及香港著名旅人薯伯伯所拍攝的拉薩照片,圖文對照,讓讀者可在詩與圖的雙向輔助下,遙想美麗而抑壓的拉薩。

本書獲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及著名藝術家、翻譯家、作家 Ian Boyden(伊安·博伊登)推薦。

詩中以生動的藏文漢語音譯及狀聲詞描述拉薩所見所感,透過語言彷彿親歷其境,近鏡認識西藏的日常與一草一木。

作者唯色曾獲美國國務院頒發的國際婦女勇氣獎,以及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2010年度新聞勇氣獎。

*藝術家推薦*

「在不見天日的時間和地方,你的詩歌成為野蠻力量不可征服的勇氣。」——艾未未(藝術家)

「唯色兼具叛逆者和菩薩的心,她以激烈與熱誠的言語同時解放了自我與他人。在這本詩集中,唯色為她的祖國所遭受的毀滅與文化抹除作了見證。她的作品既傾訴了對自己生長之地的熱愛,也表達了對那些摧毀它的人的蔑視。這些精湛的詩歌使她與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達爾維什、米沃什和希克梅特等詩人並列。唯色是世間有情中珍稀的人——她超越了恐懼,以無懈可擊的明晰看待世界。」——Ian Boyden(伊安·博伊登)

==作者簡介==

唯色,全名茨仁唯色(ཚེ་རིང་འོད་ཟེར་། Tsering Woeser),意為「永恆的光芒」,圖伯特(西藏)詩人、作家,生於拉薩。1988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漢語文系,就職甘孜報社任記者兼編輯。1990年重返拉薩,就職《西藏文學》雜誌社任編輯。2003年因出版散文集《西藏筆記》,被當局認為有「嚴重的政治錯誤」而遭查禁,並被解除公職。現為獨立寫作者,居北京、拉薩二地,無法獲得護照旅行,並遭當局監控多年,自況中國境內的流亡藏人。

著有關文化大革命在西藏的圖文書《殺劫》、西藏文革口述訪談《西藏記憶》,短篇小說集《念珠中的故事》,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記《鼠年雪獅吼》,故事/散文集《西藏筆記》《名為西藏的詩》《看不見的西藏》《西藏:2008》《樂土背後》《绛紅廢墟》《疫年記西藏》,遊記《絳紅色的地圖》,詩集《西藏在上》《雪域的白》《阿尼瑪卿,阿尼瑪卿》《疫》,記錄/評論《自焚藏人檔案》《西藏火鳳凰》《仁波切之殤》《無間空白》;並與作家王力雄合著評論集《聽說西藏》《圖伯特這幾年》。譯成藏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捷克文、波蘭文、西班牙文、加泰羅尼亞文、韓文等多種文字。獲寫作與人權等多個國際獎項。

購買連結

一九八四(海外讀者首選):https://reurl.cc/Xq2Rl0

Files

Comments

Hans To

16~7 年前,由天葬 - 王力雄,到唯色,到西域東土。文字留住了殘酷的歷史,留住了不能磨滅的傷痛。留住了這民族的罪孽。這更是他我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