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昨天談及在中共的革命低潮期,不少人都感到迷失,擅長組織、滲透、統戰工作的周恩來於是提出所謂「三勤」原則:「勤學、勤業、勤交友」,作為「究竟還有甚麼可以做」這個問題的回應。「究竟還有甚麼可以做」,正是此刻無數港人的問題,雖然立場不同、目標不同,但周恩來的「三勤」,不失為很好的參考。

其實除了「三勤」,周恩來當時還有另一組更「偉大」的「指示」,就是所謂「三化」。這「三化」分別是「職業化」、「社會化」、「合法化」,雖然本來是對中共黨員的指示,但放在今日離散各地的海外港人、或留在牆內的無數有心人身上,同樣都有值得借鏡之處。

最諷刺的是當時中共在大本營延安正在搞「整風」,也就是類似文革的先聲,不斷鬥自己人、鬥左、鬥dogmatic,然而在周恩來領導的「白區」地下工作,卻要放出溫柔敦厚的統戰姿態,淡化自己的戰鬥意識。也許這就是毛澤東常常說的「唯物辯證法」的「有機整合」。

Anyway,所謂「職業化」,就是說中共黨員不可能以「中共黨員」面目示人,也不可能每刻都空談大道理,畢竟在正常生活,時時刻刻都政治化是很趕客的(中共奪權後,自己甚麼都是政治那是另一回事)。要在正常的主流社會生存、乃至成為社會賢達,首先需要有一份固定職業。職業除了是方便社會活動的identity,同時也是一份收入,足以支撐自己和家人的生計,否則無論是多麼富有的組織,都不可能養下所有人。

回到今日港人處境,無論多麼有心,首先,真的必須要養活自己和家人。然後有了工作,自然可以融入當地社會,開始慢慢建立自己的圈子。

所謂「社會化」,首先是要將最有私心的目標(也就是奪權奪利),都包裝成為「社會議題」,才可以大義凜然地進行文宣。換個角度看,也就是社會出現任何危機,都要加以利用、聲援,從而夾帶自己的agenda在入面。

要成功「社會化」,也有其他前設,就是在職業之外,大家都需要參與社會:宗親會、同鄉會、興趣班、工會、商會、合作社、社交舞、樂團、球隊...... 總之要成為社會的一部份。這樣一來,可以通過「人」的渠道傳播理念,接觸到同溫層以外的人,名正言順地以「蛇齋餅粽」進行滲透;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社會現有不同網絡各自的潛規則和頭面人物,日後要爭取別人支持自己的「大業」,心中就會有個初稿。

對香港人而言,如果身在海外,實在不需要遇到任何人,都將自己的國仇家恨掛在口邊,首先還是先談談利物浦、Adele,要時刻提醒自己,政治不是一般人的ice-breaking話題。如果身在牆內,也不必將遇到的每一個建制派都立刻標籤,畢竟現在technically所有人都是廣義的「建制派」,你不知道對方是否「身在曹營心在漢」,正如對方也不知道你真正是誰。先去「社會化」、socialize,才有發展下去的不同可能。

▶️ 由宋慶齡到周柏豪:中共統戰策略,如何淪為千人一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OK-ClTtow

Files

Comments

Geog

共勉之

Kirishima

「雖然本來是對中共黨員的指示」🤣 講真要玩政治中共贏廿條街 如果香港人有一半睇過下毛語錄可能已經識玩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