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年份:1992年首創
來源:批發商直接入口

談及卡樂B薯片系列,欲罷不能,又想到要再談談對薄餅味薯片的回憶。

在我成長的年代,卡樂B並未有今天那麼多不同口味,除了原味(其實很少見)、BBQ味,就只有咖喱味,與及八十年代原創的熱浪。薄餅味薯片於1992年出現時,當時覺得很震撼,因為這是一個國際關係的 crossover,以日本生產商、香港人口味,配合意大利pizza的香料,這種 fusion,本身已經很inspiring。

記得薄餅薯片剛推出時,不像其他口味有25g小型包,每一包的份量都很大,而且那是 by default 用波浪薯片質感製作,都顯得這是一次突破性的嘗試。正如有讀者分享,第一個版本的薄餅薯片有非常濃厚的芝士味,後來才逐步遞減,相信是要照顧大多數人口味之故,而那些芝士含量,在薯片調味料當中,可謂「賣大包」地多。

總之,這款薯片推出時,一切「鶴立雞群」,乃至有點「royal chips」的感覺。所以那時候,我總是覺得這款薯片不應該「隨便食」,要到了過年過節才應該享用,這樣才可以符合它的獨特地位。

然後慢慢演變下來,卡樂B薄餅薯片又分了兩個大系,分別是「薄餅味」和「香辣薄餅味」:後者顧名思義,自然是加重了辣椒的份量,不過我覺得前者好得多,畢竟後者的辣味過份奪取了 pizza 香味。但不少人不知道,其實卡樂B還有一款「橄欖香蒜薄餅味」薯片出現過,那是原味加重蒜蓉,但始終還是 original 最自然。

卡樂B 的香港生產商是採用自己 formula 的,也有自己的發行網絡,就算是同一款口味,日本出差和香港出差的感覺都不一樣。所以也可以說有六款不同的卡樂B薄餅薯片口味在市場上流傳。

不要看輕這種差異。因為用料不同,入口不同地方的效果也可以完全不同。例如香港製造的BBQ薯片很少在英國出現,據說因為個別用料的含量不符合某些入口規定,所以只見唐人街個別店鋪有售,有理由相信存在黑市的可能。但日前我卻在英國另一小店,看見BBQ味薯片堂而皇之地上架,原來那是日本進口版,相信是日本製造的材料通過了英國檢測。所以這間店鋪有日本版、香港版的卡樂B薄餅薯片並存,價錢自然不一樣,不知銷情分別如何,可見任何學問,都是博大精深。

▶️ 歡迎趙博親臨台灣:大離散後,你疲倦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3EpRFunQOE

Files

Comments

思前想後

正如好似出前一丁咁, 有歐洲版, 香港版, 日本版 (因為未去過美洲, 唔知有無美洲版呢), 歐洲版就最單調, 得最傳統既牛肉味, 雞蓉味等... 亦都係"最健康"果隻, 一點味精既感覺都無, 落晒成包味粉都清過清湯; 而港版同日版就較多唔同味道, 個人就較喜歡港版多過日版, 麵既口感較好, 味道就中意味噌, 豬肉湯或者黑蒜. 而可樂我就覺得係最特別, 唔同地區既formula 應該都會有出入, 我見港版同日版既成分都有出入, 味道亦都有D 分別, 不過最奇怪既係, 就算係飲同一個地區既可樂, 都係同樣鑵裝/樽裝, 每次飲落口都覺得味道同記憶中係有點出入, 感覺好似枝可樂係唔同温度, 唔同氣量下, 都會產生出唔同既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