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年份:1982年
來源:林振強《依然101》6CD

這幾個月來,老牌藝人李龍基先生與他的三十多歲未婚妻的新聞不絕,因為基哥疑似將七層物業全部轉讓給女方,而成為城中熱話。

我們自然不會談這種是是非非,但李龍基在香港歷史上的地位,卻頗值得一談。

他從來不是一線歌手,甚至也沒有上過二線,沒有得過任何金曲獎,但也有經典傳世,首本名曲肯定是「不要金、不要銀、只要一枝棍」的《稻草人》。

然而在酒廊界,李龍基是天皇巨星。在紅館出現前,香港歌手要登台,都是荔園、利舞台、大會堂等等,然後就是夜總會、酒廊。不少現在響當當的名字:徐小鳳、梅艷芳、林子祥,無不這樣出道。

李龍基外型粗豪,不可能走偶像派路線,但其實頗有林子祥的實力派影子。他唱英文歌動聽,善於掌握觀眾情緒,跑慣江湖,在酒廊很紅,觀眾喜歡這種能帶動氣氛的唱家班。在七、八十年代,李龍基可以一晚走N場到不同酒吧演唱,然後致富,成為「樓王」。

值得研究的正是這個模式:不用太多形象包裝,不用依靠紅館這樣的大場,「農村包圍城市」,密食當三餐,不會大紅大紫,卻早就衣食無憂。由於在酒廊和觀眾有直接interaction,酒廊歌手普遍有比較長情的粉絲,也比較容易打破偶像和粉絲的距離。

其實香港變成國際都會之前,民間藝人長期就是以這種「李龍基模式」生存的。就算是粵劇大老倌,也是一場一場地唱,口碑比宣傳重要,然後 -- 重點來了 -- 社會網絡、社會資本,就可以慢慢建構。反而現在的大型宣傳、集團式經營,不一定可以滿足社會資本累積的某些要求。

家中沒有收藏李龍基的唱片。唯一有他的歌,就是來自這套已故填詞人林振強的6CD紀念集,李龍基的《稻草人》在第一隻CD的第四首,大概是林振強最早期的作品之一。

基哥有豐富江湖、人生閱歷,不似是會輕易受騙的人。「不要金、不要銀、只要一枝棍」 不容易身體力行,祝願他的人生曲有美好結局。

▶️ 孔德維博士:廣東話鹹濕歌嚴肅學術研究:尹光《雪姑七友》為何推出潔淨版?《荷李活大酒店》源自塘西風月痕?「馬來西亞女版尹光」李秋霞唱《馬來亞生番》為何不被追究歧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G_UiX3S3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