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年份:1929年(原版)
來源:上海華通書局發行

這一套香港經典歷史叢書復刻了一百年前的「香港研究」作品,例如這本書原版發行於1929年的上海,今天看來,很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當時的上海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大都會,比起尚未發展的英屬香港來得更現代化、全球化,集中了全國各地的文化人精英、外資巨賈、三教九流、所有勢力代言人,而從上海看香港,多少有一種「俯瞰」的意味。

這本書以「東方的馬爾他(馬爾泰)」 形容香港,今天聽起來似是很陌生,但在一百年前,香港確是被稱為「東方馬爾他」、「東方直布羅陀」,但沒有人叫香港做「東方紐約」、「東方倫敦」,因為後一個身份,一直牢牢屬於上海。既然「亞洲金融中心」(或中國金融中心)當時已經有了定案,香港能夠爭的,就只有馬爾他、直布羅陀一類戰略位置、轉口貿易地位,起碼這是當時不少上海人對香港的理解。

去年我到馬爾他時,曾經介紹過那裏和香港的異同,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多次在列強之間轉手,而長期管治馬爾他的「馬爾他騎士團」是一個「非國家主權實體」,令馬爾他成了列強之間的緩衝區,自己的財富卻自成一國,再以經營白手套服務馳名。這些多少都和香港異曲同工。

不過論地理戰略位置,馬爾他還是及不上直布羅陀,而兩地扣連在一起,加上地中海的塞浦路斯,令大英帝國可以通過幾個小島、半島,就幾乎令地中海成為「內湖」。這和英國把香港、新加坡和其他海峽殖民地連結在一起,組成遠東航線勢力範圍,屬於同一個概念。

似乎到了1949年後,舊上海沒落,香港先是成為「小上海」,然後才逐步得到「東方之珠」、「亞洲國際都會」一類頭銜,而它們本來都是被用來形容上海的。取而代之的,就是慢慢再沒有人提及「東方馬爾他」、「東方直布羅陀」,令新一代香港人都不知道。

根據同一思路,「新香港」出現全新外號,自屬必然。究竟是「東方威尼斯」還是「東方龐貝城」,就要看造化了。

▶️ 《直布羅陀以東公民》專頁版主Chris:我是如何加入「馬爾他騎士團」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7UP6W4ml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