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Join the new SimpleX Chat Group!

Content

有兩個涉及兩岸關係的名詞,不少人經常混淆。

美國官方對「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的正式表述見於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其要義是美方知悉「海峽兩岸中國人都堅持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這只是 acknowledgment,沒有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這個中共強調的「一中原則」。在這一政策中,美國政府始終未明確表示,是否認可台灣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存在,而目前美國視台灣為「一中政策之下不同大陸的政治實體」,正是一個迴旋空間。

但與此同時,中美強硬派依然各自存在改變台灣現狀的主張:美國鷹派認為要是再不打「台灣牌」牽制北京,中國取代美國的趨勢只會更明顯;中國鷹派則相信再不統一台灣,台灣下一代就再也沒有「統派」。北京要是真的出兵台灣,一般相信,只要美國不參戰,勝利應該毫無懸念,差別只是台灣能守多久。但《The Diplomat》曾經有一篇分析文章,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問題:假設北京成功以武力奪得台灣,究竟得失為何,其實也顛覆了「如果美國不插手,中國就輕易得勝」這個假設。

該文章由化名「Wang Mouzhou」的前國家安全局(NSA)情報官員寫作,作者認為解放軍若跨海登陸、發動全面戰爭,即使短時間內(在美國作出反應之前)取勝,也將付出巨大代價。首當其衝的,就是過程中的直接人員傷亡,和間接社會成本。現時台灣武裝力量裝備、組織和訓練的核心目標,都是反入侵,就算解放軍在戰場上擁有技術和人數優勢,台灣的針對性防禦力量,也會造成巨大的解放軍傷亡,減損中國本已缺乏的年輕人口。戰爭的開支也將加重政府財政負擔,更可能引發國際制裁,拖累中國經濟發展。這些估算,中國研究員不是沒有評估過,但雙方對實質影響的研判則差天共地。

這位NSA前情報員又認為,比起攻打過程,維持戰後管治台灣所需的代價只會更大。在一場全面戰爭之後,台灣面臨戰後基建重建、經濟恢復等現實問題,而對一個攻台前人均GDP是大陸三倍有餘的地區,高昂的戰後重建成本,會進一步讓大陸經濟受壓。更令北京難處理的恐怕是台灣作為「佔領區」的社會治安和穩定問題:台灣的反入侵武裝力量,可能在戰後隱沒入社會內部,以巷戰、游擊戰等方式反抗,在這種環境下,北京將被迫在台灣各地駐軍,並通過戒嚴等措施鎮壓島內反抗勢力。這暗示了需要持續、巨額的軍費開支、軍事人員消耗,以及漫長而難以化解的社會管治危機,維穩費會比今天新疆、西藏更多。

那這些情境會否出現?

關鍵之一,預設在於對台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要理解這一假設的合理性,我們必須談及北京的合法性建構,與台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變化。從國共內戰至今,中國大陸共產政權的合法性建構,經歷了數次轉變:建國後至1960年代,合法性建立於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基礎上;然後在1970年代至21世紀初,不拘一格地促進經濟發展,又成了維持政權認受度的途徑。只是兩位數的經濟增速,不可能長期維持,加上國際經濟環境惡化,2008年後,中國的經濟增長也遇到瓶頸。自習近平執政以來,政權合法性的建構再次發生了轉移:民族主義、「大國榮耀」成為政府合法性的來源,這正是「中國夢」的意涵。在這一建構途徑中,中國與國際勢力的互動,已逐漸成為北京獲得國民認受的關鍵。

反觀台灣,在過去六十多年裏,社會對於經濟發展、政治制度等也有諸多辯論,最終內部形成了對民主、法治、自由開放等理念的共識,並基於上述理念發展和鞏固了「台灣認同」。不同民調大抵都顯示,如今八成台灣人都傾向維持現狀,不支持統一。這種身份認同的來源、形式,以及相應的利益訴求,都北京宣傳的中國夢相差千里。換言之,與統一相關的各類文宣、政策如果一直缺乏兩岸都可接受的共識,往往只能在中國大陸內部引發迴響,而不能贏得台灣社會的認同。在這情形下,若北京以統一為名對台動武,解放軍或可以戰勝台軍,卻絕對無法戰勝台灣民意,基本上不可能得到國際承認的任何合法性。然後,可能才是噩夢的開始。

(待續)

*改編自沈旭暉《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 台灣聯電創辦人曹興誠、香港時事評論員蕭若元:「一中原則」是一個騙局,Ethnic Chinese怎可能大一統?(四之三,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cBrl2-N6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