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聖誕節曾被「政治正確」地翻譯為「耶誕節」,謹慎的左翼西方人亦只說Season's Greetings,一切過猶不及。不過近年美國宗教主義同步復興,跟共和黨結盟後成為社會主流,但同時也改變了宗教在美國政治原來的角色。重新發掘「聖誕」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今日美國的「神權運動」。

美國利益集團政治一向發達,但宗教游說原來並不受重視,直到學者赫茨克(Allen Hertzke) 出版《在華盛頓代表上帝》一書,才讓人開始正視自稱「代表上帝」游說政府的活動。

和不少人的成見相反,宗教游說團原來的形象十分正面,因他們的游說被「代表權」理論合理化。根據赫茨克的演繹,一般世俗游說團只代表組織利益,屬百分百利己主義。但宗教游說團持有利他主義,常不代表自身利益,只為不同非精英社會階層說話,令整個「游說工業」得到結構性平衡。雖然我們不一定贊同宗教游說收穫不是「利益」,但客觀上他們增加了基層發言權,這是十年前美國人一般認可的事實。

問題是近年宗教游說團累積的利他形象已經被沖淡,因為宗教支持者與政治結合之後,愈來愈和經濟利益掛鈎。

一個例子是前總統喬治布殊提議政府批准向宗教組織提供公眾資金,讓這些組織承包他們認為「相當重要」的政府服務,例如戒酒、反墮胎、助養兒童、家庭教育等。這是將宗教由私人領域延伸至公共領域的一環,讓宗教組織和政府結成策略性伙伴,進入了敏感的政教分離灰色地帶。例如神父提倡把「創世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並列入公立課程,杯葛不教「創世論」的「誤人子弟」學校,情願提倡黑白電影常見的「家庭教師制」取代世俗化學校,而這些教師得到教會津貼,教會又從政府得到資金。

這個天使的循環,將一切「神思」具體化,反映以往教會支持列根的小政府,現在更支持教會本身取代政府,政府可以「小」,旁觀者可能「小」,他們卻不再「小」。當宗教團體提出任何道德議題,都可能牽涉直接經濟含義,就像一個道德政黨提出搞「文化地產」,轉頭又獲得產業的專營權一樣。

美國的福音教派屬於廣義的「基要派」分支,強調道德得救,但不主張逐字逐句演繹聖經,同時排斥基督左翼主張,以南部為根據地。福音教徒表面上支持小政府,能夠背誦凱耶克的《邁向奴役之路》,反對政府過分干預,但他們以基層和中產為主,普遍不願意政府削減公共福利。當政府要削減開支時便群起反對,怒斥「忘恩負義」。由於福音教派的右翼富豪盟友強烈希望降低累進稅,教徒又不好意思提出加稅,結果就有了「利己」色彩,失去了超然的聲望。

另一教派靈恩教派更富經濟特色,相信耶穌為世人上十字架後,人就不再有罪,只要夠誠心,就能行使先知的神蹟。靈恩教派明星級牧師奧斯汀鼓勵信徒「信者致富」﹕只要他們向神誠心禱告,致富、發達,應該也是能力範圍之內。

當美國左翼的政治正確觀日漸離地,宗教勢力作為反彈和回應,又往往鐘擺到另一極。社會的日漸撕裂,一葉知秋,就難以避免了。

*改編自沈旭暉《明報》文章

▶️ 孔德維博士:南韓「攝理教主」疑性侵過萬人(下):信仰危機、社會迷失的「新香港」,為何必然出現大量極端教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7skKSJpMm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