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年份:1904-1976年
來源:家中散失 / 書店補購

記得小時候,家中有一大疊舊巴士票、電車票,還是有特別「靚」號碼的,都是父親的收藏。後來不知道為甚麼,父母大掃除時全部丟棄了。

其實這是很難解釋的:一來當年如果有心收藏,應該就是因為覺得有收藏價值,而價值只會年代越久越彰顯。二來電車票完全不佔用任何面積,沒有「土地問題」,為何忽然就會當垃圾丟棄?類似的可惜,家中還有太多太多。

總之,這批是我自己補購的。現在一張這樣普通的電車票,已經要港幣幾十元,如果是號碼特別靚的,還要貴很多。至於再古舊一點的電車票(這一批兩毫、一毫的已經相對近代),自然又要再昂貴一些。甚麼都是消失了的才會珍惜,又一明證。

其實我出生時,電車票已經接近被淘汰(正式淘汰是1982年,但1976年開始出現電車錢箱之後,車票已經式微),所以從來沒有親身使用過。但在前八達通時代,搭電車「入散紙」的回憶,還是很深的,因為我家住跑馬地,最方便外出的交通工具,就是電車。那時收費成人六毫,小童兩毫。

關於電車票的考據,已經是專門學問,以下網站有非常詳細的介紹:https://hktrams.org/2018/07/17/tramtickets/

看見這些沒有機會使用過的歷史文物,我的感覺,一句到尾,就是「穿越」。昔日香港人坐電車就像是長途旅程,而且已經是相對速度最快的長途旅程,和今天以「慢」看待電車的新一代完全不同,現在誰能想像電車曾是先進、典雅、地位的象徵?而且買票要說明目的地,就不能隨心所欲地遊車河,反映今天我們眼中很近的地點,以往可能都有很明顯的距離感。

當時坐電車要買票,要分頭等、三等,一切煞有介事,因為整個旅程可能長達兩小時,前後可能都有要事,需要好好規劃。在香港開埠初年,能夠有路軌貫穿香港島東西部,已經非常不簡單;同期世界各地也都出現了有軌電車,但運作至今、還要是在國際大都會(遺址)的,就絕無僅有。

記得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每次坐火車,都會驚訝於他們還在使用車票,而且還有一個票務人員在車上逐一檢查,然後在票上打孔。「打孔」這個動作非常復古,明明早就可以取締,但卻堅持了下來,反而連香港電車的車票打孔制度,也早就消失。後來才逐漸明白,如何在現代社會保留傳統,從來不是經濟效益可以直接衡量的,背後還有很多其他一籃子配套考慮。就像電梯出現後,「揸lift人」這們職業居然還存在了幾十年,就是最好例子。

▶️ 藏書家鄭明仁:那些年,百花齊放的香港藏書 (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Khhkkn42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