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深度評 🇺🇸】 基辛格的顧問公司,怎樣避免何志平的下場?(三) (Patreon)
Content
既然基辛格要下海從商,但他的專業技能並不能和「真正」的跨國顧問公司、也就是擁有一定經濟或數據技術含量的 McKinsey 等競爭,自己能提供的「純宏觀形勢分析」市場上又沒有多少市場,自然要「掛羊頭賣狗肉」,表面上是提供自己的「宏觀分析」,實際上卻要「賣」其他content。問題是在五類政治顧問公司 content 當中,剩下的三類都很高危,很容易觸犯各種各樣的法律,變成貪污、以權謀私、洩漏國家機密、乃至特務間諜,何志平和 Hunter Biden 的下場,就是典型。
我們先看看這三類顧問公司的運作模式:
3. 作為「超級聯繫人」,為客戶接觸「有用」的人。
所謂「有用」的人,可以是政府官員、其他潛在投資者或任何人,總之,就是「賣 network」。今天我們會認為基辛格的人脈非常強大,而基辛格早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代,就通過他的恩師累積了不少人脈,這方面,他可以說是無師自通。但其實他下台之時,因為他的現實主義路線,在國內已經樹敵甚多;就算是他的老闆尼克遜總統,也因為水門事件而大跌價,接了幾個付費訪問節目之後還「越做越霉」,可見「識人」與「可以sell自己識人」兩者之間,能否真正「產業化」,可以是完全兩回事。何況「賣 network」對前政府官員而言,隨時可以觸犯利益衝突的風險。我們舉一個例子:如果美國總統找基辛格當顧問,而有人付錢給基辛格說要見美國總統「打卡」,結果基辛格把這人當作隨員、帶去見總統,該人成功「打卡」,然後把合照無限放大、放在辦公室大堂最當眼位置,這就明顯是公器私用。基辛格雖然貪財,卻也不會不知道箇中陷阱,所以他的業務方法,不可能如此簡單:他需要更赤裸而安全地搵錢。
4. 賣資訊,提供客戶需要的「訊息」。
聽起來很簡單,但問題來了:甚麼是「訊息」?在世界各地、包括在舊香港,很多前政府高層退休後之所以有價有市,莫名其妙就會成為上市公司的非執懂之類,就是企業相信他們多少掌握了政府的一些內幕消息、起碼是潛規則,像政府打算發展某個地方之類,只要早著先機,這筆酬金就非常值得,這正是新鴻基當年聘請許仕仁為「顧問」、而最終變成高度政治化的貪污大案的背景成因。換句話說,「前政府官員提供資訊」是非常高危的行業,「資訊」一來很容易過時無用、令「個客」覺得被騙,從此就會「臭朵」;二來又很容易被控洩密、貪污。如果客戶是外國人,還有可能變成「洩露國家機密」的特務行為。基辛格不受列根總統歡迎,「創業」時,本來就接觸不了太多政府機密,但他的clients卻對他能提供「有用資訊」有最高度期望,他怎樣處理這個期望落差?
5. 游說服務,也就是「lobbying」,以代表客戶改變政策制定方向為目標。
Lobbying 是美國政壇非常普遍的生態,很多企業希望某條法案通過或不要通過,就聘請顧問公司「幫忙」;不少國家、僑民都有自己專用的 lobbying 公司,昔日以猶太人的lobbying最成功,近年連中國大陸政權也不時花費天價,聘請美國lobbying 公司為自己服務。例如在2019年,中國政府、乃至美國親中商人,都請了lobbying 公司游說國會議員,不要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其中一位接了這個「job」的,還是美國前駐港總領事 Kurt Tong。至於這類「顧問」「幫忙」的方式,可以是影響民意、繼而影響民意代表,又或是動員利益攸關方去威逼利誘閣員或議員。可以想像的是,這同時必然是貪污的溫床,例如何志平就是因為當「白手套」,代表「老闆」付錢給一些非洲政要、前政要,要他們幫助「疏通」政府給予中資企業「一帶一路」合同,這也可以說是「游說」的一種,但就接近「明買明賣」。所以就算是美國企業要影響政府施政,也不會直接在合約說「你過條bill我就捐一球比你做選舉經費」之類,一切都需要白手套做區隔,表面上要「whiter than white」,如果手套功力不夠,「買賣」雙方連同這個中間人就隨時「攬炒」。
好了,基於上述基本設定,我們可以發現,基辛格進入這個行頭的時候,其實近乎沒有任何優勢,而且每一步都可能是地雷。如果你是他,會怎樣規劃自己的財路?這就是功力所在。重點來了。
(待續)
▶️ 美國前國務卿、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基辛格逝世:重溫他滿手鮮血的一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uyYE_dV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