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年份:1960-1990年代
來源:台灣流行音樂博物館

廣東歌曾經是香港重要軟實力所在,當海峽兩岸都處於政治敏感狀態時,廣東歌風靡全球華人,不少不懂廣東話的人也會唱幾首。但時至今日,香港都依然未有專門介紹香港流行音樂的博物館,相反台灣對自己的流行音樂軟實力就非常重視,甚至將有關的香港歌手也納入脈絡中介紹。

台灣正籌備一個「台灣流行音樂博物館」,建館之前,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有一個幾層樓的常設展覽「唱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宗明義有「3個樓層,12個展區,14位引言人,111 首歌曲,1326 件展品,以這塊土地的養分生長、用這片空氣的自由茁壯」。

我到過這個展覽好幾次,非常喜歡,由日治時代的台灣流行曲一直介紹到戒嚴時代、解嚴時代、當代,入面充滿寶貴的文化歷史展品,也有現場音樂欣賞,很適合音樂愛好者參觀。

展覽的大事記已經有提及香港歌手和台灣樂壇的互動,展館內也有一個小環節,向在台灣發行過唱片的香港歌手致敬。其實在七十到九十年代,中國崛起之前,不少香港歌手都是同時活躍港台兩地的,例如劉德華、葉蒨文就曾經到金門勞軍;不少台灣歌手也走紅香港,無論是早期的姚蘇蓉、青山、鄧麗君到近年的周杰倫、五月天,充份反映兩地的文化交往。

不過最多香港歌手登陸台灣的時候,大概還是九十年代初期那段樂壇黃金歲月。一來當時還未有互聯網,沒有下載音樂這回事,CD依然非常暢銷,香港「四大天王」和台灣「四小天王」等都處於顛峰時期,幾乎不用太多宣傳,在對岸就會大賣。二來當時中國大陸市場還未有今天的消費力,香港歌手到台灣的水土不服少很多,於是就有了這段台港音樂共同體的時代。

在所有香港歌手的大碟當中,張學友1993年推出的《吻別》是台灣樂壇歷史的重要里程碑,創下在台灣賣出136萬張的瘋狂紀錄,遠超在香港賣出的20萬張。136萬張是甚麼概念?按當時台灣人口推算,每20人就會買一張《吻別》,按一家四口計算,就是每5家人就有一家藏有《吻別》大碟,還未計算翻版。這是台灣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男歌手大碟銷量紀錄,這紀錄保存至今也無人能打破,相信未來也很難有人打破。在流行音樂博物館的歷史欄目出現,自然是理所當然。

▶️ 香港文化人陳嘉銘:Mirror 一代為何能帶來廣東歌盛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pD2gsgTVg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