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年份:2003年
來源:李歐梵教授

我在2003年首次在香港的大學任教,當時還未博士畢業,以「訪問學者」身份出現在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任教兩班。

那時候,認識了同樣在科技大學當訪問學者、但地位高無數倍的文壇大師李歐梵教授,非常冒昧的邀請他為我的第一本書寫序。那是我留學美國時的散文結集(《耶魯酒月的童話》),而他是哈佛大學教授,對美國常春藤名校的文化瞭如指掌,自然是最合適的寫序人。

李歐梵教授提攜後輩的熱誠,自然令我非常感激,後來也介紹我認識了禧文學社的鄧文正前輩,他們是摯交好友。後來我才知道李教授的太太李玉瑩女士,正是鄧文正前輩的前妻。一般人會覺得是很尷尬的關係,但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傳奇。

那時候,電腦打字雖然已經出現,但不少前輩都依然習慣手稿書寫,李教授是把這篇序的整份完整手稿給我。當時我雖然保留了下來,但只是作為恆常filing,並不知道原來這會非常珍貴:

一來大家習慣了電腦書寫之後,不少人寫序,都是從舊作改頭換面、或由助手起稿的俾面動作,而李教授這篇序百分百 original,這已經很難得。二來名人手稿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考模式,哪裏增刪、哪裏修改,可以反映很多習慣,不少研究都會從手稿分析一個人的深層性格,這卻讓我意外得到。三來自然不用說,李教授墨寶本身已經無價。

我開箱重新發現這份手稿之後,用框裱起掛了出來,既是對前輩的尊重,也提醒自己要珍惜所有這些緣份。珍惜的方式,不是要怎樣歌功頌德,而是應該盡力促進社會的世代流動,對下一代應該貫徹上一代對我們的善意,這就是最好的回報。

▶️ 陳慧:「佔中十子」漂流到台灣續寫《拾香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4jC1T_Xf4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