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Join the new SimpleX Chat Group!

Content

年份:約1960-1980年代
來源:台灣懷舊餐廳補購

台灣有很多懷舊餐廳,有些以日治台灣為背景,有些以戒嚴時代為主題,入面的所有物件、海報,都真的來自那個時空,食物也儘量仿古。我很喜歡在這樣的氛圍工作。有一次,到一間以六十年代為主題的餐廳,入面有一個小賣部,充滿昔日兒時玩意,其中看到這個「袋裝波子機」。雖然香港童年時的版本和這個略有不同,但依然感到很親切,於是立刻買來留念。

所謂「波子機」,國語叫作「彈珠機」,這一款又叫「打香腸機」,相信大概最初是傳自日本,因為日本的「パチンコ」是文化重要組成部份,既是龐大賭博集團的現金流,又是民間見證社會變遷的玩物。其實它早在戰前的大正民主時代已經出現,作為當時日本「脫亞入歐現代化」的里程碑之一,但自從滲入賭博,就徹底「成人化」,甚至一度被禁。戰後日本政府索性像對賭場那樣劃一監管,出現專門認證,可見日本人做什麼,都可以addictive to details。

到了波子機變成隨身攜帶,成了兒童手中的玩具,通常就還原為最簡單的操作:一粒珠彈出來,途徑有幾個陷阱、幾個得分位,最後會跌落幾個格仔選擇的其中一個。如果是平面版本,就像「劃鬼腳」,以猜猜到達哪個final destination為趣味。玩法通常是幾個小孩輪流玩,鬥高分,又會花大量時間爭論是否必須要躺平彈珠,能否人肉移動機器去改變航道等等。

香港昔日物資條件不太豐裕,兒童有這種「元祖波子機」玩已經很開心。換了在今天,它大概不能 sustain 兩秒的 attention。但你說是不是今天的兒童更快樂,我一向都很有保留,或許可以直接的說,相信不是。

▶️ 小丸子配音員張雪儀:移民加拿大弘揚廣東話配音技術:這是傳承香港文化的使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qbTEct00Y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