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不可能是獨自有能力行動繞過以色列情報機構,也很難在嚴密監控下,獨自發動這規模的襲擊。哈瑪斯背後有伊朗參與,為外交界普遍的認知。然而伊朗其實十年前一度和哈瑪斯關係降溫,因為哈瑪斯拒絕支持伊朗扶植的敘利亞阿薩德,一度令伊朗一怒之下,在加沙地帶另外物色代理人。而且伊朗剛與沙特和解,雖然普遍不看好會是長遠協議,但要策劃這些大動作,一定會有逼切的動機。那是甚麼?

這就要回到沙特、伊朗在中國斡旋下的和解協議。本來美國不認為這次和解有實質意義,但從後續發展可見,例如沙特、伊朗居然一同加入了中國、俄羅斯主導的金磚國家陣營,只要真的出現了經濟相互依賴,就不是沒有可能弄假成真。美國為免圍堵伊朗的戰略被中國這樣輕易就破局,於是加緊催逼以色列和沙特繼續談判,對雙方都「恩威並施」,希望「抵銷」沙特和伊朗關係正常化的「負面影響」。那美國有甚麼籌碼促成此事?

拜登政府上台後,沙特王儲MBS雖然對美國政府經常批評他的人權狀況非常不滿,刻意與俄羅斯、中國親近,但他其實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者,非常冷血、也非常精算,除了國家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並沒有任何意識形態主導。他現在依然非常積極與以色列談判破冰,外交界消息是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因為美國拋出了一個非常吸引的條件:只要沙特和以色列破冰,美國就可能與沙特簽訂類似與日本、南韓的《共同防衛協議》。這不是美國對保衛台灣採取的「戰略模糊」,而是非常清晰、毫無迴旋空間的承諾:如果是日本、南韓模式,也就是任何國家只要攻擊沙特阿拉伯領土,就等同攻擊美國本土,美國就有義務出兵協防(反之亦然)。對時刻擔心被伊朗及其代理人攻擊、而軍力依然不及伊朗的沙特而言,這實在是非常吸引的「生死約」,也是昔日美沙關係最好之時,也從未出現過的機會。為了這個保障而承受風險,大概MBS本來認為值得放手一搏。

但伊朗最不滿的,正是這個部份。

至於對以色列而言,內塔尼亞胡的激進路線主要是受制於國內選舉制度影響,可以結盟的就只有那些「奇葩」,但如果和沙特破冰了,可以視為與整個伊斯蘭遜尼派陣營的大和解,相信會提升個人聲望,那時候,連耶路撒冷問題等,也可能逐步解決。而且只要破冰,沙特相信會被要求承諾不再金援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這對以色列繼續內部激進政策,也可能會如虎添翼,因為會令巴勒斯坦人感到已經被阿拉伯世界徹底出賣,失去最後希望。近年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威脅略有輕敵,也是敢於和遜尼派龍頭沙特「做deal」的另一大原因。

現在到了簽約前夕的關鍵時刻,千方百計阻撓的,自然首先是伊朗,其次就是巴勒斯坦,特別是非當權派的巴勒斯坦人。伊朗雖說和沙特和解了,但並沒有對沙特建立真正的信任,這涉及兩派千年恩怨,幾乎不可拆解;而且伊朗就算對沙特若干人物有若干信心,也一定會視沙特-以色列和約,為以色列進攻伊朗的前期動作,這一點乃毫無疑問。要不讓這件事情發生,伊朗除了文攻武嚇,也只能對沙特打出「巴勒斯坦牌」。

一直以來,伊朗就和沙特競爭伊斯蘭首席保護者地位,最高精神領袖經常批評沙特是美國、以色列附庸,不配保護伊斯蘭教聖城麥加、麥地那。自從沙特、以色列和談的消息傳出後,沙特官方不得不再三保證,就算與以色列和好,也不會出賣巴勒斯坦人的立國願景,即所謂「真正的正常化和真正的穩定,只有通過給予巴勒斯坦人希望,通過給予巴勒斯坦人尊嚴,才能實現」。說否說了等如沒說,可自行判斷,但MBS知道和以色列和解需要得到巴勒斯坦人背書,乃毫無疑問,只不過大概他本來只打算拉攏已經腐化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作橡皮圖章而已。

這個時候,哈瑪斯巧合地發動突襲,而事前以色列情報系統居然毫無示警,雖然說以色列國內正忙於「完善司法制度」引起的政爭,不少後備軍人都表態說不支持這個制度、和背後的內塔尼亞胡政府,但哈瑪斯忽然有實力這樣精心策劃突襲,依然很不尋常。任何外交界人員,幾乎都會肯定伊朗在背後發功,提供一切需要;以近年哈瑪斯除了被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主流派法塔赫共同打壓得很死,也被加沙地帶旁邊的埃及前所未有地全面封鎖,因為埃及新強人塞西將軍通過推翻穆斯林兄弟會政權政變上台,視對方為心腹大患,哈瑪斯卻正是從穆斯林兄弟會衍生的自己人。

到了突襲出現,無論動機如何,後續發展已經成為一場代理人戰爭,以希望促成以色列-沙特破冰的勢力為一方,反對的為另一方,各自動員了不同勢力參戰。這場戰爭不容易短期內解決,亂局恐怕才不過剛剛開始,為甚麼有這樣的研判,日內會再分享。

▶️ 沙特、伊朗世仇「大和解」:中國在打甚麼算盤?(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9GurGN3tqU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