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德勤發表報告,指香港的IPO 全球集資排名已經下降到全球第八位,額度則大降六成,另有投行預期下降七成。

不過幾年前,香港的IPO 集資一度排名全球第一,印象中,當時政府經常以這類指數來吹噓。後來中國大陸改變國產,扶植上海、深圳的 IPO壯大,不過數額大了,從海外集資還是要依靠香港這個美元提款機。再到了《港區國安法》之後,「新香港」變得兩面不討好,連這個最後優勢也開始蕩然無存,不過落後印度、印尼,還是太沉重一擊。

這對香港精英的心理狀態有甚麼影響?

記得不久前,香港財金官員還打腫臉充胖子的說,香港經濟實力依然「遠勝」新加坡,因為新加坡的IPO 上市數字遠不如香港。數字上,這是對的,但只不過因為新加坡並沒有意願競爭這一塊,而單是通過稅制吸引各種各樣的全球企業、family office 到新加坡註冊,已經足以令新加坡「水滿為患」。現在連IPO 中心這一環也無可炫耀,「新香港」還可以吹噓甚麼,只能病急亂投醫,但要搞虛擬交易由爆出特大醜聞,前景就更為不妙。

我認識一些留下來的香港財金精英,本來也覺得香港的IPO數量可以令他們「多搵幾年錢」,想不到沒落的速度比大家想像中的還要快。除了「新香港」加速師不是浪得虛名,其他競爭對手的急速發展,也有點出乎意料之外。

例如這次排名首次超越香港的印度交易所、印尼交易所,十年前完全不入流,現在卻紛紛找到獨家定位:印度吸引了不少離開中國大陸、要尋找廉價勞動力的企業,自身也要成為金磚國家的集資中心;印尼自身的經濟體積也足夠強大,加上擅長伊斯蘭金融,近年頗受華爾街精英青睞。雖然印度、印尼都不會選邊站,但相比起「新香港」天天批鬥「外國勢力」,已經令西方國家感到更可靠和安心。

早前「新香港」財金官員到沙特阿拉伯叩門,說是要爭取中東企業到香港上市,其實十多年前,香港就說要發展伊斯蘭經濟。當時我在中文大學負責的碩士課程,還專門請了伊斯蘭金融專家開這一門課,想不到過了十多年,香港這方面的人才依然接近零,連 Sharia law compliance 也普遍不知道是甚麼一回事。《港區國安法》固然摧毀了香港自由經濟,但其實其他範疇的不進則退,也是客觀現實。

▶️ 新加坡香港移民後代小明:新加坡早已不視香港為競爭對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f1gcBwkO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