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連日分享大陸遠房親戚的連環輕生,有熱心讀者有以下心理學角度回應,令人反思良久:

【一篇毛遂自薦的讀者分享】瑛姨、四舅公代表「四、五十後」中國大陸成長那代人的悲哀。令我想到同一天空下成長的香港那一代人,至少對有獨立思想的老人,他們有機會知道或生活實踐中,體味到「Erik Erikson 的人生八階」。這就是幸福。

艾力遜的理論強調的三個元素:生理、心理和社交的發展,這種心理社會發展的理論,不只討論童年對心理發展的影響,還提出了成年以至晚年仍能從谷底爬升,這些經歷會重新塑造人的個性。

在理論上的八個階段中,都會出現一個心理社會危機(psychosocial crisis)。這些危機並非單由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所觸發,社會因素更是極為重要……。人能成功面對並化解這些危機,在每一階段(即使走到人生最後階梯)重建該階段所需對應的心理效能(vietue)。至此,人可以枯木逢春、自我圓滿,造福自己和家庭,也能祝福社會。可惜,如智者說的:好的制度導人向善,壞的制度教人作惡,這是不易的真理。

這位讀者提及的 Erik Erikson 是一位心理學大師,他的理論和佛洛依德最不同之處,就是認為我們成年後,依然會不斷因應不同環境、際遇而影響性格,每一個人的心理構造都是複合的、多層的、漸進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佛洛依德卻傾向認為一切都是童年陰影,一切都是人性本能的性慾影響。既然在 Erikson 的理論中,青年、成年的人生也會不斷影響後續性格,Erikson 就定義出八大「人生階段」,每個階段各有一個最影響性格的主軸,去累積後續人生:

1. 0-1歲:信任 Vs 不信任
2. 2-3歲:獨立 Vs 羞怯
3. 4-6歲:主動 Vs 內疚
4. 7-11歲:勤奮 Vs 自卑
5. 12-17歲:統合角色 Vs 角色混淆
6. 18-40歲:親密關係 Vs 孤獨寂寞
7. 40-65歲:關懷 Vs 頹廢
8. 65歲以上:完美 Vs 悲觀

我自然不是心理學家,但也相信這個理論似乎頗能解釋我們潛藏的負能量分別從何而來,而又不是直接源自某一件單一的線性事件。有時候,童年、青年的某些經歷的具體影響,可能到了老年時才被發現,但連自己也不自知。這是否能解釋一些輕生的深層根源,自然難以一概而論,但起碼可以為表面上毫無明顯自殺誘因的案例,提供另一個方向的人性思考。很多兒童心理學、教育書籍,也以這個理論去解釋各種負能量的出現。

這再次令人想起我最喜歡的衛斯理小說:《背叛》,講述一名背叛摯友的人,連自己也講不出動機。其實只是因為覺得對方對自己太好,形成情感勒索,感到窒息,終致大爆發。參照上述八大人生階段,也可能當事人在前幾個階段已經有了某些陰影,於是才有後續的悲劇。

回望自身,因為種種原因,總是希望對所有人傳達「I'm fine」的訊息,但是否扭曲了、掩藏了某些 setbacks,而總是沒有釋放口?不知道。根據 Erikson 的理論,說不定某一刻也會對社會背叛起來。人性之複雜,正是一層又一層的思想,不能以線性簡單視之。當一個人連理解自己也如此困難,如果還要對一些只有數面之緣的人評頭品足,更是荒謬絕倫。

▶️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Spike Lee 政治心理學入門(一):藍絲、黃絲各自的心理學源頭在哪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byRPxGrWU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