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新香港」政府因為接獲「舉報」,掃蕩在工廈的黃店,一句「犯法就是犯法」,令全港工廈絕大部分食肆可能面臨「非法營業」控罪,甚或可能被逼結業。就算政府明擺著選擇性執法,先例出現了,這些小店的競爭對手也會定期舉報,潘朵拉盒子一開,就不能回頭。

在計劃經濟社會,甚麼都要官方指導,也只能由官方規劃,不存在民間社會這回事,因為單是這個名詞,在某些病態政權眼中,已經是「違反國家安全」。但舊香港的成功,卻完完全全是因為小政府政策,令全民習慣了靠自己,民間智慧非常蓬勃;某程度上,整個國際白手套定位都是民間智慧的結果,官方才逐步默許這些既定現實。

當現在這個「新香港」政府嘗試以大政府角度「規劃」一切約定俗成,鬧劇就會一浪接一浪。

活化工廈的出現,結構性原因自然是因為香港昔日曾經擁有若干工業,但現在工廠早已遷移,也不可能再在香港複製陳寶珠時代的「工廠妹萬歲」產業鏈。剩下來的工廈要麼拆掉,要麼改作其他用途,於是出現了工廈寫字樓、studio、band房、演奏室、食肆、私人會所、迷利倉、密室逃脫、砲房、私竇,應有盡有,都是民間智慧的體現。

嚴格而言,這些產業不一定都是違法,但肯定和工廈的原有用途不符。無論政府怎樣「完善」法規,都會有很多灰色地帶;而且一旦法規太完善,這些產業到工廈就毫無誘因。

這種工廈經濟,可以讓中低收入人士用自己的方式製造自己的娛樂,可以讓民間建立自己社區的歸屬感,可以解決眾多潛在社會問題,也可以抵銷「地產霸權」的壟斷。任何稍有智慧的人,都知道應該放任自流。當然,某些紅線也不能漠視,例如防火條例,但怎樣符合 common sense、甚麼是「無事搵事做」,港英政府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

現在「新香港」卻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你懂的」原因,中國經濟越來越差,香港人移民越來越多,被動員來香港填補換血的人的質素越來越劣,投資者、高端遊客都不再來香港,「留下來的人」也不再有信心在本地長遠消費。

官方無論要怎樣救亡,只要是官方規劃,就保證淪為新時代既得利益集團、尋租者的天堂,遠離實際情況,只是為了向上級交功課,一般市民只會避之則吉。但只要有丁點民間自發經濟的元素,政權眼中就會覺得是「聚眾」、「違反國安法」;其實單是市民覺得開心,已經會令心理變態的國安人員覺得不正常,要「舉報」。

這樣下來,這個地方的經濟產業會非常... 獨特。繼政治上雲集獨裁政體、民主政體的缺憾於一身,比中國大陸更可怕;經濟上也雲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制度各自的最大弊端,正在製造一個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敵托邦教材。

相反在台灣,為甚麼文創產業成行成市,背後也有政府的角色,那就是對小店進行補貼;至於小店經營的是甚麼內容,卻從不會過問。所以台灣各種小店越開越多,雖然有點違反市場經濟,但以國家賦予的補貼數字,足以解決不少社會問題,絕對本小利大。

本來無一物,簡單不過的事,在「新香港」卻硬是要弄成非驢非馬,荒謬情節只會陸續有來。

▶️ 蕭少滔:《地產霸權》課程導讀:恆大、碧桂園爆煲,為何行內兩年前就肯定出現?未來還會如何爆下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NHEr1qO2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