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之後,不少香港廣告公司都以打入大陸市場為目標,短期內,也許提高了收入。但就像出現「中港合拍片」一樣,這趨勢很快就將香港創作人的菱角磨平,或起碼讓香港本土特色大大減少。

有趣的是,中國大陸創作的禁區有時候不一定和政治有關。雖然審查「制度」必然存在,但怎樣才可以通過審查,從來都是因人設事,根本沒有清晰規矩,更多時候令人啼笑皆非。

六叔舉了一個例子,是他在奧美廣告公司工作之時,美國大客戶 American Express 的信用卡有一個廣告,要通過香港公司做 adaptation,再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這是一個全版報紙 / 雜誌廣告,整個版面的90%都是留白、什麼也沒有,唯獨正中心有一張美國信用卡。這個概念是所謂「negative space」,讀者習慣了其他每一頁都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資訊,廣告也是多圖多字,然後看見這一張,居然徹底反其道而行,呈現這麼大的contrast,讀者就反而會留意其中訊息。

想不到這個廣告,就不被中國大陸的審查通過。

據說當時的評審評語,認為既然公司買下全版廣告,就需要「填滿佢」,否則容易令人誤會,大概是可能誤會報紙/雜誌印漏版,或者編輯有其他出錯。當然,更政治化的解讀也不是不可以,例如聯繫到六四事件期間,有不少香港媒體的專欄作家故意脫稿,去營造「開天窗」的視角效果,連黨媒《文匯報》也「造反」在社論以類似「negative space」概念,只寫上四隻大字「痛心疾首!」。也許是有關部門有人太有「歷史感」,擔心「外國勢力」借用廣告「搞小動作」,提醒中國大陸人民六四這場「顏色革命」。

不過個人傾向相信,負責審查的中國大陸文宣官員水平有限,無論有沒有政治聯想,都根本不能理解西方/正常世界的「less is more」概念,可能真的很小農DNA地假定「有位就要用盡」,就像「有權就要用盡」的中共「哲學」。他們很難理解有時候放開手,反而才真正有利「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除了硬梆梆的硬銷,不知道軟實力為何物。在這樣的市場從事廣告業,除了紅線處處不待言,面對另一個世界的審美觀,也實在是很大的「挑戰」。

▶️ 香港字「思緒重生體」設計師Roy Chan:捍衛香港人字體,捍衛香港人靈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sXamYy1g0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