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參觀當日,到史太林故居的人不多,零星落索來自不同國家,其中倒是有一個中國大陸團專程來拜訪,卻在館內無視導賞員的講解,自說自話地以普通話進行雙語同步、但不同內容的導賞,我們只能以精神分裂或元神出竅的方式繼續進行遊覽。

生於1879年12月21日,史太林出身頗有聖經故事(耶穌)的影子,出生在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爸媽都篤信基督,父親是位鞋匠,10歲就入神學院,按此走勢,他理應成為虔誠教徒。不過,他後來沒有成為傳教士,反而成為當代革命份子。

這個紀念館也傾向於對史太林歌功頌德,這裏分為三個部份,最突出的是一台史太林專用的火車車廂,當然少不了展覽廳和他本來的居所。

先從這個綠色的車廂說起,雖然在今日看起來一點也不豪華,不過以當代標準看來,有一應俱全的傢俬,也是舒適有餘。車廂外的俄文字,其中一個看似中文字「中」字,令不少中國大陸遊客對此甚感興趣。據說史太林不愛以飛機作交通工具,故這個專用車廂是特別為他而設的,供他出巡使用,從火車各樣擺設看來,生活還算簡樸。不過,作為蘇聯領袖的代步工具,火車必須有防彈玻璃作保護,免得外訪時成為射殺目標 (雖然史太林有多於一位替身),此外車內加設了專用冷氣,冬暖夏涼,在當代來說是非常先進的設計。

展覽室中大部份也是他的生平照片、圖像及文獻,大概按時序排列,年輕時的他一臉英氣。展示的照片中包括與媽媽、妻子及孩子一起的照片,展示了這位大獨裁者人性化的一面,卻沒有提他孤獨的結局。

這與在第比利斯的格魯吉亞國家博物館 (Georgian National Museum) 所演繹的重點,明顯有所不同。在博物館三樓,紀錄了在蘇聯佔領期間的各項實際數字,例如在1922-1952年間,超過10萬格魯吉亞人被清洗、逾30萬人被驅逐出境。這個史太林帶來的黑暗時期,在國家博物館中有展示為歷史一環,在哥里城則被刻意埋藏起來。畢竟「歷史(History) 」一詞,包含了His及story兩字,主體(His)是誰,決定了他選取的故事角度,所以國家首都的取態與哥里小城的角度,截然不同,也就見怪不怪。

這裡的導賞員非常正面地講解史太林的思想、氣魄、策略如何帶領國家前進,作為歷史重要的一頁,這裡又是與第比利斯的博物館不同,更加隻字不提史太林在1937-1938年間進行的大清洗,最少親自簽署處決60多萬人,以及他對剷除異己的不遺餘力。展覽館只不忘以模型展示在革命時代,這位大獨裁者的秘密印刷基地── 當時史太林以一口井為基地入口,以配合他艱苦拼搏的革命形象。

為了紀念史太林,館裡也放置了他死後立即製造的遺容銅像面具;他的遺體本來和列寧遺體一樣,被防腐放在水晶棺。現在放在館內的銅像頭,比史太林實際的頭顱要細少幾號,因為每一次複製,複製品就會比本來的銅像尺碼少一號,久而久之,銅像的頭便因複制次數愈多而變少。這館內的銅象是12個複制品之一,其他的似乎早就散失各地;至於史太林的木乃伊,也早就在赫魯曉夫搞「去史太林化運動」之時,就已經入土為安了。

▶️ 亞美尼亞 Vs 阿塞拜疆:文明衝突論的教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5SsPu5kjU

*改編自沈旭暉、吳凱霖發表於《JET Magazine》文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