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美國學制,「junior college」有自己的學位,某程度上屬於銜接課程,源自社會對技術型工作的需求,與及因為社會原因(例如軍人復員)出現的短期課程需要。但逐漸「junior college」成了美國正規教育體制的一部份,很多學生在美國讀了兩年 junior college,然後再升讀大學的三年級;儘管單是這個學位本身,也已經可以找到工作。

一般美國的 junior college 都沒有「大學」身份和名義,但印第安納州的 Vincennes University是例外。昨天談及,六、七十年代的「敬文留美獎學金」首先讓香港學生進入這間 Vincennes 大學,由於香港學生的學術能力普遍不俗,而當時美國「鄉下」印第安納的學校競爭性有限,他們到了這間 junior college 之後,據說無論在香港的成績怎樣,很多都是GPA 4.0 straight As 那樣橫行無忌地畢業。然後再用這成績,就可以考入美國一流名牌大學的 Year 3,不少香港學生就這樣從Vincennes 進入長春藤大學。

這條捷徑,大概不是朱敬文設立獎學金時所知道,當時香港自然也沒有今天那麼多升學顧問。但無心插柳下,Vincennes 越來越歡迎香港來的高材生,朱敬文的獎學金也逐漸打通了其他美國大學的路徑。就這樣,這個獎學金培養了不少名牌大學畢業的香港貧苦學生,而他們在中學時代都不一定是成績最優秀的一群。這也是一個異數,對打破香港單一路徑依賴的學術傳統,有很正面的社會破立功能。

符世仰師兄拿了敬文留美獎學金進入 Vincennes 幾年之後,輪到六叔會考畢業。他發現香港的大學沒有自己有興趣的廣告美術等專科,於是符師兄建議他跟隨自己足印,報考 Vincennes 大學。就這樣,本來對美國情況毫無了解的六叔,只看了一堆大學簡介,就步入了留美之路,一切卻是由砌模型開始。人生際遇的奇妙,全在於此。

順帶一提,我父親在港大電機工程系後來有一位同事李安國教授(Professor Victor Li),求學時代正是這個敬文留美獎學金的得主,在 Vincennes 大學畢業,之後進入名校麻省理工(MIT),在那裏由學士、碩士讀到博士,然後在港大做到系主任、工程學院副院長,公職、商職無數,我也是在政府的委員會認識他。以培養非主流人才成才的角度,朱敬文對香港的貢獻,若說值得歷史留名,並不為過。

▶️ 美國「香港行路師」Kenny:華盛頓步行1800公里到邁亞密,對美國人訴說香港真相,也是自己的靈魂救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sFcoi7NiU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