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英國和一位前輩聚舊,她有一位好友是某香港著名民主派領袖,目前依然在香港。我問她,這位前輩會出來走走嗎?她說,不會了,因為這位前輩沒有把握可以離境,很擔心在「stop list」之中,或許一嘗試在機場出境,就會被捕,而他不願意承擔在機場公開被捕還押的 humiliation,只能「敵不動、我不動」。

這自然不是捕風捉影。

《港區國安法》之後,國安無處不在,也經常會找人約談,席間會「溫馨提示」一切,而當事人永遠不知道這些提示,究竟是隨口說說的客氣說話、「關心」,還是會面要傳遞的主要訊息;也不會知道那是經過反覆推敲的傳訊,還是個別嘍囉自把自為的亂說。

這些溫馨提示之中,就包括了最好不要說甚麼、做什麼、到哪裏、見哪些人之類。一個「國際大都會」要用特務國家方式全天候管治,匪夷所思。

此刻國安對所謂通緝人士的家屬滋擾,要恐嚇的自然不是這幾位,而是所有香港人,因為這個連坐的訊息,最害怕的正是有身家性命財產的所有人,特別是中產。他們現在很清楚就算離開了香港,在香港的家人、存款等一切,都是人質物質;而既然政權可以隨便對人質物質下手,毫無底線,自然會有所顧忌。有些人甚至反其道而行,對國安說「你看,我父母還在香港」,去顯示自己有「人質」留下,不用擔心。

這種氣氛,其實就是一個大家熟悉、但以往不知道可以如此大規模運用的名詞:軟禁。被軟禁的人並非正式坐牢,在被軟禁的地點內享有一定行動自由,但這個「一定程度」又有很多制約,很多人見不了、很多話講不了、很多事做不了,一舉一動都在監控當中。和正式監禁相比,好像「仁慈」了,用意自然是對外間粉飾太平。

那軟禁會否變成實質監禁?自然有很多先例,前提是越過了上述軟禁條件的紅線,又或當權者連軟禁也不滿意。例如昂山素姬上台前,本來不過是長期被軍政府軟禁,但這次上台後被兵變推翻,現在的軍政府乾脆判她坐牢。這是她作為開國元勳昂山將軍之女一生人的第一次真正坐牢。

在這樣的氣氛中,就算有朝一日能夠和那位前輩重逢,很可能他依然要有人質物質在香港,就算在外頭的私下場合,也不敢多說話,形同「奪舍」。回想他風度翩翩、揮灑自如地月旦時局,不過幾年前。

欷歔。

▶️ 攝影師謝明莊、高仲明、陳啟駿:《馬照跑舞照跳》、《凝視》、《港傷》、《後時代革命》,如何通過照片說好真香港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Rn2xw6FrI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