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皇仁書院的學生每一個入學時,都會被告知孫中山是「我們的大師兄」。特別是在孫中山影響力最大的1949年前,這份淵源,啟發了不少當時的皇仁學生參與國家、參與政治。而孫中山在皇仁的個人啟蒙,無論是對他的英文程度、他的西學知識、他的國際觀,還有他的法治概念,都絕對影響了他的一生,甚至可以說比港大對他的影響更多。因此學校將孫中山緊密扣連,並非「抽水」,而是確有所本。

孫中山在皇仁其實只是讀了兩年多,而且沒有正式畢業(當時畢業與否並不太重要),這也令皇仁舊生有一個傳統,就是不以畢業為舊生定義,「一日皇仁,終生皇仁」。到了我的時代,記得有次有舊生會代表的兩兄弟來校演講,其中一位說自己只讀了中一就離開,但依然「心繫學校」,當時就覺得很造作。他們正是後來無人不知的何君堯兄弟,當時其實是以傳統精英面貌出現,也無甚特別。

但到了1949年之後,皇仁依然「高舉孫中山旗幟」,就不會是太單純的念舊。還是我中六時的一位歷史老師說得比較透切(那位潘老師只是學校過客,很不起眼,也不懂得教書,我沒有和他深交,但當時心裏就覺得他的程度在中學老師當中是鶴立雞群):國共兩黨尊崇孫中山,都只是出於統戰需要,反正他已經遠離現實世界、當刻也沒有自己的嫡系,最適合當一尊遙遠的偶像,放在神壇上供奉。

放在皇仁身上,又何嘗不是?在1949年後的香港,皇仁師生有親國民黨、親共產黨、和大量英國人,怎樣找一個圖騰各方都可以接受,政治正確,又可以「光宗耀祖」?數來數去,就只有孫中山。

因此,孫中山在皇仁的地位越來越尊崇之餘,面目卻越來越模糊。到了十多年前,皇仁終於樹立了一尊孫中山少年時代的銅像,時為2007年,經費又是來自舊生霍英東的基金會。記得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之時,當時的皇仁學生曾為這尊銅像戴上口罩gear,這幅被廣傳的照片自然不可能在校史出現,除非香港有光復一天,那就是歷史見證。

皇仁的孫中山像出現之後,香港各地在辛亥革命100週年的2011年,又陸續新增了不少孫中山銅像,包括在他也曾就讀的拔萃男書院(相較下,DBS就比較少sell孫中山,大概和他只就讀了一年有關)。但這批銅像和皇仁那座並非同期出品,而是來自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她一共複製了九尊孫中山銅像紀念祖先,送去各大院校。不過這實質上的「國民教育」行動其實是否有反效果,配合孫穗芳的個人立場,不少朋友、校友私底下都頗有討論。

▶️ 宋慶齡(五):國民黨左翼與香港太上皇;一生都是中共秘密黨員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cBbJf0lm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