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近來看過關於香港皇都戲院奠基人 Harry Odell 的紀錄片《尚未完場》,很值得推介。不是因為台前幕後、連同訪問嘉賓幾乎認識絕大部份,而是這種以小見大的國際香港歷史,正是此刻我們最需要發掘的。關於電影的部份,日後這裡會再介紹,現在配合這欄目的主題,先談入面提到昔日皇仁書院的一個小段落。

原來在香港大會堂啟用之前,香港要找一個容納千人的音樂演奏廳,就要去皇都戲院的前身璇宮戲院,而同期的另一個選擇(我們今天眼中「不是選擇的選擇」),居然已經是皇仁書院這間中學的禮堂。

電影講述,當時不少世界級演奏家來到香港演出,古典也好、流行也好,都是在 QC 禮堂舉行。今天想來,有點匪夷所思:皇仁禮堂就在高士威道的大馬路旁邊、維多利亞公園對面,巴士、電車都經常經過,每次經過都會明顯聽到嘈音;而當時的禮堂也未有冷氣,自然也沒有隔音的概念。作為曾經在這個禮堂「演出」的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音響質素係唔OK的。

用一個給中學生使用、設備非常不專業的禮堂,去招待國際級演奏家,難道不會太失禮?如前述,就算真的未有太多公共演奏地點,為甚麼不選擇更有氣派的英皇書院禮堂?

但這問題,又要結合當時社會情況,才能有比較立體的答案。

1949年之後,大量來自上海的精英、文化人、資本家來到香港,選擇聚居在北角(他們的下一代逐漸搬走之後,北角才成為福建幫大本營),令北角一度成為「小上海」,所以璇宮戲院才座落北角,方便照顧目標群組(當時香港有文化品位的大眾不多,幾乎就是靠上海人帶來品味提升的)。當時交通遠遠未有今日方便,北角的上海人要是到英皇書院的中半山,就要一大段路程;皇仁書院卻在附近,不過幾個站電車,自然方便得多。

另一個原因,也許卻是和皇仁的內部傳統有關。據師兄所言,當時皇仁的話劇組很活躍,因為(我們曾經介紹過的)中文科主任、後來成為漢學教授的柳存仁老師非常熱愛話劇,也有江湖地位,除了培養了一批話劇入室弟子,也會以學校禮堂聯絡各方來演出話劇,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文化氣候。此外,原來昔日不少粵語長片,都有以皇仁為拍攝外景,未知是否也是這傳統的延伸。直到大會堂在1962年落成,成為城中盛事的首選地方,皇仁禮堂才逐漸淡出菁英圈子的視野。

▶️ 小提琴家林子皓:奧巴馬總統就職宴演出・創辦國際古典音樂大賽:古典音樂復興此其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5mtGMI39Wg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