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我祖父任教、家中長輩們讀書的年代,皇仁書院有非常多外籍老師,和今日的氣氛完全不一樣。翻查校刊《黃龍報》的每年老師合照,那個年代坐在第一排的老師,幾乎全部都是洋人,這自然也是殖民年代的特色。

早前介紹過,戰後皇仁在任最長的洋校長是 Mr. Williamson (1947-1961),然後就是來自澳洲的歷史學者 Mr. John Stokes (1965-1970)。那時候的副校長同樣通常為洋人,任教英文、世界歷史的通常也是,有時候甚至連教生物學的也是洋人。他們和華人老師大概不會同工同酬,而且手握主要權力,自然也需要配合港英政府的基本教育方針。

除了六七暴動期間,幾名皇仁左傾學生因為「毆打洋副校長」被捕一事,皇仁的洋老師與華人學生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甚麼不融洽的記載,我祖父和洋同事的相處似乎也沒有問題。不過據說他戰後剛在另一間官校任教時,因為言語耿直,得罪過一名洋上司,結果被調到最偏遠的新界學校任教作為懲罰,自此對洋上司更加小心,起碼收斂了脾氣。

對當時的皇仁學生而言,這些洋老師對提高英文水平絕對功德無量。當時要投考政務官、或一般公務員,英文都是最重要的一環,皇仁學生的英文根柢,就是靠這批外籍老師打下來的。而且洋老師教世界歷史也一定比華人老師地道,學生才有機會接觸地道的古典英文典故。當時的學生甚至笑言,那些洋老師連鬧學生使用的英文,也是出自莎士比亞,畢業後才知道受用無窮。

但洋老師一個普遍的特色就是不大理會香港的公開試,不擅長捉題目,所以這方面通常都會由校內的華人老師分工配合。例如當時皇仁的生物洋老師據說會根據自己的教材施教,教學生在草坪解剖蟑螂之類,視野無疑十分超前,但能否應付考試就是另一回事。

到了我入讀皇仁的年代,全校已經連一位洋人老師也沒有,可見時代改變之大。到了我中四那一年,末代港英政府才開始了重新鼓勵 EMI 的政策(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提供經費,讓每間學校引入兩名 NET (Native English Teachers)老師,才又有了不懂廣東話的老師出現(不過我年代的其中一位EMI老師其實是懂廣東話的新加坡華人)。但這些老師大多數只是漂流客卿,三年一合約,之前可能在杜拜、之後可能在沙特,和五、六十年代更接地氣的主流外籍老師相比,就完全是兩回事了。

▶️ 英國香港老師朱Sir:以BNO在英國投票的通識教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iM9Umj5Sg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