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港英政府在1977年取消升中試、改為區域派位後,皇仁書院這類從前可以囊括全港最好學生的名官校,就面臨嚴峻挑戰。不過名校自然有名校生存的智慧,很快就想到對策。

首先,區域派位就會產生「地區名小學」,而派入皇仁的大戶,一直是同一校區的軒尼詩官小。那裏的上下午校加在一起,派入皇仁的起碼有中一的一整班,甚至更多。於是很快在家長群組,就會傳出「軒尼詩作為皇仁附小」一類資訊,有心家長甚至會孟母三遷,遷居附近;另一些就會在四五六年級才想辦法插班軒尼詩,明顯就是為了入讀皇仁。

但這並不能彌補皇仁再也不能像升中試那樣,得到全港最好學生的缺憾。取消升中試時的皇仁校長已經不再是洋人,當時是榮德淵,之後是趙東成,然後是江紹忠。江校長是我讀中一到中三時的校長,巧合的是,他是我伯父的同班同學。當時並不知道江校長對上述問題有專門研究,他後來很自豪的告訴校友:正是他的政策,才令皇仁能繼續保住歷史名聲。

「政策」之一,就是將每間學校可以自行分配的學額全部拿出來,進行「公開考試」。這些學額每年不會很多,但有了這個皇仁自設的公開試,依然吸引到大量各區尖子來跨區投靠,這樣就可以無視區域派位。其實只要是尖子,升好學校從來都不會是問題。

這個自設公開試,還可以為區域派位「包底」。以我為例,我就讀軒尼詩官小上午校,雖然屬於考第一那類,但因為派位傳在一定隨機性,也不代表100%可以進入第一志願。如果同時考皇仁的公開試,就有了多一重保障。這並非過份小心:我很記得在小學五、六年級,有一位沉默寡言、讀書很厲害的插班生,期終和我成績差不多、而排全級第二,但是他偏偏未能被派到皇仁,反而一些排名幾十的卻進入了,那就是區域派位的隨機性。

江校長的另一政策頗為公關主導,就是對會考狀元提供各種各樣的package。他認為區域派位之後,一定有不少不得不接收的學生,平均質素一定比舊時代要差,但只要每年能夠產出會考狀元,媒體大肆報導,就依然會有大量好學生爭相考入皇仁。他並沒有刻意催谷學生成為狀元(坦白說,以當時的師資也催谷不來),但狀元成為狀元之後,確是有種種不成文的特權,例如成為總領袖生、拿獎學金出國讀書、與達官貴人名校友及早打好關係之類。這種 10A 與 8A 之間的龐大差距,自然談不上健康,但在學校PR 層面,unfortunately,it works。

▶️《返校》:回到未來的香港教育恐怖預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6Ld22P9Xh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