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無論是美國政府、G7峰會、還是歐盟,西方政客正在逐漸統一使用一個名詞:「去風險化」,作為對中國的最新指導思想。「De-risk」理論上是相對於「De-couple」,後者假定是一刀切與中國脫鉤,前者則是選擇性的、只在高風險範圍不交往,在其他範疇就繼續和中國做生意,作為「正常」全球化時代的一部分。

這是很危險的徵兆。

「De-risk」這說法,這幾年我在日常生活也聽到不少,特別是和英美精英、學者交流時,他們大都覺得不可能與中國全方位脫鉤,而客觀上、技術上,不能說這是錯的。就算是一國有這意願,其他國家也不會跟隨,反而會乘虛而入,爭取那個國家在中國市場的原有持分。就算有個別領袖有強烈危機意識主張脫鉤,也不可能得到國內財金精英、大企業支持,而民主國家的民意從來都是鐘擺。當中國作為一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已經出現,也已經融入全球經濟,將它重新硬生生切割,歷史上幾乎沒有這樣的先例。

問題是甚麼才是「risk」?每個國家、每個政黨、在每個時刻的研判都可以不一樣。然而從來不是最表層的「風險」,才是風險。現在西方精英的共識,似乎是那些高科技零件、產品不應賣到中國或到中國設廠,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在未來也可能受限,因為會直接令中國軍事、科技實力有機會後來居上。這就是「去風險化」。

然而就算是北韓、伊朗這類被高度制裁的國家,要搞核武、化武、無人機,也依然手到拿來、或接近手到拿來,因為總有其他友好渠道提供。不讓西方半導體公司投資中國,關鍵不單是技術會否傳入競爭對手(目前美國的限制就是純粹以技術程度劃線),而是中國的「銳實力」會否令這些西方企業投鼠忌器,逐步變得必須要依靠中國市場才能生存。到了那時候,一切中門打開,就談不上甚麼「去風險化」了。

就以一個最不涉及技術、最意識形態主導的行業為例:出版。台灣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但這個時代買書的人已經很少,買中文書的人更少,如果不能進入中國大陸、香港,單靠台灣和海外華人銷售,整個業務就會很難生存。然而如果一旦進入了中國大陸市場,而同一屋簷下,就不能夠出版任何中國政府不喜歡的書籍,那是本末倒置,卻是正在發生的事。舉一反三,西方的高科技公司受到的誘惑,自然百倍不止。

另一個例子是加工原材料。以稀土為例,其實世界各國都有,但中國沒有環保底線,逐漸就壟斷了全球生產、加工。其他國家要重新取代不是不可以,卻要承受種種環境代價,還要從新投放技術、人力資源,費時失事。本來中國在全球體系「負責」稀土,如果不談道德問題,也可以說是一種「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貿易分工;但結果中國卻會將這種人家本來有默契的分工去「武器化」,變成勒索其他國家的手段。

和這種政權做生意,又如何可以迴避風險?

所以真正的「風險」,我們說過很多次,應該是任何國家違反自由貿易原則,就不應成為全球化成員;否則,當中國企業負責人天天批評美國,同樣也不應進入西方市場,這才公平。一天不與這種國家的貿易脫鉤,自身的自由制度一定會逐漸被對方改變,但對方的極權制度卻不能被和平演變。當中國企業、各國企業都可以天天滲透和批評西方制度,同時又留在西方市場,反之說一句話批評北京,就不能進入中國大陸、還要天天被恐嚇。哪裏有這種「貿易關係」?

如果西方對中國的「銳實力」戰略視若無睹,不將之視為「風險」一部份,人類文明的未來,實在很令人憂慮。

▶️ 美國投資銀行家Larry、「不自由國家投資指數」金融研究員 Daniel: 國際企業投資獨裁國家,可以如何被數字評級?(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kYMXlilck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