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談及母親曾在《大公報》英文版工作,有趣的是,外婆的二叔張明煒則是國民黨第一份英文大外宣《北平時報》的創辦人之一。他曾有文字回憶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非常具歷史感,值得記認。

時為1930年,國民黨蔣介石初步統一全國,想到辦英文媒體,於是收購了一份美國僑民民辦的英文報紙《北京導報》(The Peking Leader),改名《北平導報》(The Peiping Leader)。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張明煒,被中宣部指派為副經理。

想不到不久就爆發中原大戰,以北平為勢力範圍的馮玉祥聯同閻錫山、桂系等,出兵和蔣介石爭天下,將張明煒等人先軟禁、再驅逐,並接管了《北平導報》,作為自己的國際大外宣工具。後來蔣介石戰勝,嫡系又接管回報紙,本來的經理不願再回來,於是張明煒就成為了經理。

中原大戰之後,北平變成張學良東北軍的勢力範圍。1932年,《北平導報》刊登了兩篇當時國際關係而言的爭議文章,一篇是評論日皇的社論,另一篇是高麗獨立黨宣言。當時已經是九一八之後,日本已經成立了滿洲國,影響力直達北平,於是乘機發難,認為《北平導報》違反日本國安法,煽動日本革命、侮辱天皇,責成張學良道歉、停刊、嚴懲張明煒等人。而張學良派員立刻將之停刊。

但諷刺的是,那一刻正是國民政府最需要大外宣之時,因為國聯的李頓調查團正要訪問東北,調查滿洲國的成立是否按照當地人民意願。隨團的前外交總長顧維鈞直接向張學良建議,將《北平導報》再改名為《北平時事日報》(The Peiping Chronicle)借屍還魂,對外使用全洋人班子,好向日本人交代。

於是,這份報紙又復活了,國民黨中宣部秘密委任《北平導報》總經理刁作謙和經理張明煒為「指導員」幕後操控,一切經費、指導思想,依然來自國民黨。但掛名的總編輯是英國人李治(Sheldon Ridge),檯面上的工作人員都是外籍人士,這就是「全白手套團隊」令日本人也不能挑毛病。不久刁作謙被委任為駐新加坡總領事,張明煒就全權負責這份「大外宣」英文報刊,直到抗戰爆發。這樣的幕後操控,和中共的用人方式,充滿異曲同工之妙。

張明煒和李治曾有默契,一旦北平淪陷、日本人要接管,就要表示《北平時事日報》是「英國人資產」,工作人員則受各國大使館保護。七七事變之後,深愛中國(其實是深愛國民黨)的李治果然根據這原則和日本人周旋,但結果報紙還是被接管,淪為日本的「大外宣」工具。李治則被關進日本集中營,受盡折磨,抗戰勝利前一個月病逝,戰後得到的,就是一枚勳章。

▶️ 國際關係奇書《高堡奇人》:如果軸心國戰勝二戰,人類歷史真的會不同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tQATtBbA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