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巴拉圭作為中華民國在南美洲的最後邦交國,依然有一條「蔣介石大道」,位於巴拉圭首都阿森松,由台灣出資協助興建,1976年正式命名,紀念一年前病逝的蔣介石,大道上更有蔣介石銅像和中式庭園。由於蔣介石是冷戰期間巴拉圭軍事強人的盟友,一直有左翼政黨要求把大道改名,但至今不得要領。

此外,「巴拉圭羅湖城」東方市也有中式庭園樹立了蔣介石銅像,並圍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但維修保養得不算理想,水面混濁不堪,只有露宿者進駐的蹤跡。這一切,似乎也反映了台灣勢力在巴拉圭的未來。

「東方市」是巴拉圭的官方名字,這裏的「東方」,和我們身在亞洲的東方無關,但巧合地,當地確是整個拉丁美洲亞裔人口比例最多的城市。

台灣人近水樓台,曾將東方市稱為「橋頭」,因為他們在東方市駐紮已久,可以說伴隨著東方市成長,對黑白兩道的生意都駕輕就熟,而曾幾何時,台灣商人和勢力人士也在拉美呼風喚雨。陳水扁管治期間,副總統呂秀蓮曾提出台灣外交大戰略,以巴拉圭為終點站,除了是文宣,也是看重東方市的「白手套」功能。

然而隨著兩岸外交休兵告終,巴拉圭和台灣的關係還能維持多久,從東方市的勢力變遷,也可見一斑。目前中國大陸商人(包括以「香港」名義進駐的白手套)已取代台灣商人,主導了東方市華裔進出口,並組成了自己的商會,影響力完全凌駕台灣紮根多年的華僑組織。

近年的中美貿易戰,也有巴拉圭東方市的身影:目前中國以大幅徵收美國大豆關稅,作為報復措施之一,但中國對大豆需求甚殷,假如美國大豆因而大幅加價,卻勢必影響民生。巴拉圭看到這機會,乘機向中國推銷自己的大豆,「中國要多少有多少」,希望一方面推動國內農業,另一方面對北京示好。與此同時,巴拉圭牛肉卻成了台灣牛肉的重要來源。

隨著東方市大量湧現「中國製造」產品,北京的影響力正滲入每一層面,令北京和巴拉圭的雙邊貿易,超過巴拉圭與台灣貿易額二十倍。從東方市的羅湖城式購物商場、深圳式地攤所見,連種種中國內地電子商貿系統也開始被應用,加上與巴西的邊境幾乎不存在,對中國也儼然中門大開。

在巴拉圭剛過去的選舉,親台執政紅黨的候選人順利當選總統,得票拋離另外兩名主要對手,台巴邦交似乎暫時得到鞏固。然而那兩名對手各自都有超過20%選票,選前都表示一旦當選,就會對台灣斷交、改與北京建交,反映台灣要長期守住巴拉圭,如果單靠經濟實力,實在困難。

▶️《門裡還是門外?從蔣經國日記再探孝嚴身世》作者黃清龍: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嚴,為何很可能並非親生子?(上,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_4ISrw3M8

*改編自沈旭暉曾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