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介紹過,忠琳姨婆的父親張明煒、即我外婆的二叔父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官員,屬於中宣部,先後擔任《中國時報》英文版社長、《中央日報》社長、《華北日報》社長等職。說來現在的中共黨報《人民日報》辦公室,就是使用國民黨黨報《華北日報》舊址。

到台灣之前,我只知道這一房的親人都很成功(忠琳姨婆的弟弟是曾任香港珠海書院校長的張忠柟),很多後來都在美國定居,生活條件也很不俗,一直以為是再上一代遺留的家產之故。但忠琳姨婆告知,其實她一家人最物質優越的時候,反而是八年抗戰後的那幾年,然而福兮禍所依,甚麼對人生才是最好,從來都難定論。

這又涉及當時國民政府的政策,同時也側面反映了國民黨戰敗的部份原因。

話說張明煒一家和我外婆一家一樣,抗戰期間都跟隨國民政府搬到重慶,我外公跟隨當時和蔣介石關係很好的張季鸞在《大公報》,張明煒則擺明車馬領導國民黨黨報,都在統籌抗日輿論。

但戰後,張明煒一家就立刻被蔣介石派到北平,因為他除了要繼續擔任國民黨黨報的社長,同時也兼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平津特派員」,也就是華北地區的最高大外宣負責人。因為這些職位,他已經在中共的黑名單上,屬於要坐飛機逃往台灣的國府高層人員。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政府負責傳媒、文宣的,居然一直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完全是由國民黨的中宣部負責。國民黨中宣部的第一任部長是蔣介石結拜兄弟戴季陶,然後是汪精衛,非常諷刺的是,當時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汪精衛事忙,邀請了一位中共黨員擔任代理中宣部部長,這人就是毛澤東。到了二戰之後,長期負責國民黨中宣部的是彭學沛,副部長有陶希聖、陳布雷等,都是蔣介石親信。1947年,國民政府的行政院才開始設有「新聞局」,和國民黨中宣部不過是「一套班子、兩副招牌」。

根據當時國民政府的決定,這個級別的官員,可以獲配相應的房子和隨從。但八年抗戰後,百廢待興,一來很多昔日的政府物業都被破壞,二來很多昔日大富之家都走到別的地方避難,日本人徵用、改建的豪宅,自然也全部要歸還。結果在北平,就出現了不少無人認領的房子(至於怎樣定義、確定「無人認領」,則不得而知)。這類房子被核實後,政府都會直接充公,再分發給相應級別的官員使用。

於是張明煒獲分配到北平胡同的一座大房子,屋頂是琉璃瓦裝修,內有花園,本來不知屬於誰,總之非常氣派。更誇張的是據忠琳姨婆回憶,當時政府配給他們一家的隨從總共有七個人,包括一個管家、一個司機、一個廚師、兩個男工、兩個女工,這可是頂級富豪的排場。

無論出發點如何,這種規格的背後,反映了好幾個問題。首先條件反射的觀感,就很難看。那當時的政府究竟是怎麼想的?

▶️ 張大春:「作為一個小人物,我甚麼都做不了」(上,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oXDIOgfO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