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中國之行後,言論雖然受到大量抨擊,但如果採用經濟學者的思路,卻會得出「正面」評價,認為法國不單「沒有惹怒中國」、沒有讓台海局勢升溫,又能簽下大單挽救國內經濟,避免法國同時與俄羅斯和中國針鋒相處。但這些「成就」,卻是以犧牲歐盟團結、乃至出賣歐盟為代價的。

德國國際關係學者本納 (Thorsten Benner) 是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兼所長,研究國際組織、全球安全治理、歐盟外交政策、歐美關係等,著有《聯合國和平行動的新世界:學習建設和平?》等書。他在《Foreign Policy》撰文,認為馬克龍的言論對歐盟內部產生了撕裂效應,唯有期望歐盟龍頭德國撥亂反正。

本納先從歐盟本來的對華部署談起。歐盟主席馮德萊恩3月底在布魯塞爾演講,本來就是為與馬克龍即將訪華定調,預言在透過對話來促進雙方在經濟、貿易和氣候等領域合作的同時,會親自向習近平表達「迫切關注」的議題,尤其是俄烏戰爭,以及用強硬姿態推動歐盟對中國的「去風險」策略,絶對不是去「乞單」。

本納認為馮德萊恩的演講相當進取,令人眼前一亮,不單邀請了2021年被中國制裁的歐洲中國問題智庫Merics,還直接批評中國的「銳實力」外交、鎮壓異見和人權,諷刺中國以「安全」之名推倒自由市場的倫理,同時更指控習近平與普京「共建新國際秩序」的願景。她強調在面對巨大威脅下,歐中關係不可能一切如常,並呼籲歐盟成員國領袖在歐中關係上團結一致。

在台灣問題上,G7 去年8月發出重要聲明,強調不接受以武力解決台海問題,並堅定維持台海和平穩定。馮德萊恩在與習近平會面時重申了該立場,甚至去年訪華的德國總理舒爾茨也對習近表達相同訊息。

可是幾乎在同一時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博鰲論壇的演講中,肯定中國是個「透明、守規則的伙伴」,「能共同應對挑戰」。這顯然與馮德萊恩的定調背道而馳,卻為馬克龍路線鳴鑼開道。數日後,馬克龍邀請馮德萊恩一同訪華,本來被期望與馮德萊恩保持隊型,以「去風險」為討論主軸,可是馬克龍卻完全偏離了歐盟既定立場。

本納認為,馬克龍的「出賣」有三大問題,其中中國並沒有作出任何讓步,法國卻主動退避三舍:

1. 在經濟關係上,他堅定期望與中國實現互惠,法國隨行的 50 人商業代表團(是曾經受盡批評的德國舒爾茨代表團人數的四倍)甚至包括了華為的法國董事會成員。

2. 在俄羅斯問題上,馬克龍並沒有爭取到習近平的任何承諾,反而早前德國總理訪華,起碼換來中方聲明反對使用核武。

3. 在台海問題上,馬克龍竟完全無視法國去年簽署關於台灣的G7重要聲明,而宣稱「台海危機不是我們的危機」,更呼籲歐洲國家不應盲從美國,不如把台海問題留給習近平去解決。言下之意,他不希望協助維持台海和平,甚至不認同要阻止中國使用武力。

問題是馬克龍在台海問題只稱不需跟隨美國,但對法國的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並無明確定義,法國作為他所宣揚的「制衡力量」(puissance d’équilibres),更像是為了制衡美國、而不是中國。通過純粹「反美」的方式,來實現他口中的「歐洲主權」,幾乎肯定引起很多中歐、東歐國家不滿,後者正依賴美國的支持,以抗衡俄羅斯和中國在區內的威脅。

本納建議,歐洲領導人首先應冷靜重申G7聲明關於台灣的主要原則,去抵銷馬克龍言論的負面影響,同時將政策辯論引導回馮德萊恩的「去風險而不是脫鉤」議程,這將得到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支持,避免出現即使分裂。他認為德國雖然不是特別進取,但絕對比馬克龍可靠,不論在歐盟「去風險」策略、台海問題、還是新疆人權問題,都發揮著前線穩定作用,可以遊說和團結歐洲各國,期望德國總理舒爾茨和外相貝爾博克能肩負重任。

言猶在耳,貝爾博克剛受訪回顧上次訪華行程,坦言見聞令她震驚,確定了中國的侵略性和是體制上的競爭對手,這固然是德國要和馬克龍劃清界線的表態,同時也論證了本納的意見,可能是德國的共識。

▶️ 黃台仰:德國總理為何千夫所指,依然堅持訪華?(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PKfh8DdV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