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過去十年,中國近年積極建構科技強國形象,從「互聯網+」到「中國製造2025」都是例子;中國大陸科技巨頭的崛起,正好提供實際成績,再配以類似「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就能對外推廣。這些公司成為中國支撐的「非國家個體」(GONGO),負責海外建立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網絡,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在海外推廣,就形成中國主導的結算、信用系統。

本來最進取的是馬雲在最意氣風發的2016年,曾代表阿里巴巴在博鰲亞洲論壇提出建立「世界電子貿易平台」(eWTP)。根據他的藍圖,eWTP是讓中小企、發展中國家、婦女及年輕人參與國際貿易,通過在世界各地建立「e-hub」,為中小企建立全球貿易的基礎設施,並逐一將「e-hub」連結而成「e-road」。

首個與阿里巴巴如此合作國家是馬來西亞,合作範疇包括超級物流樞紐、電子服務平台、電子支付及融資、電子人才發展等四個領域。馬雲當時還躊躇滿志的說,希望在不同城市成立「電子自由貿易區」(Digital Free Trade Zone,DFTZ);假如成事,理論上,甚至會連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這一層「中介」,也可以被繞過。

須知這些科技公司的中國色彩濃厚,但有趣的是,背後的最大股東,不單是馬雲、馬化騰,例如在「國進民退」前,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曾經是日本軟銀、美國雅虎,騰訊最大股東則是南非傳媒公司Naspers。最大股東不一定是實質控制人,但單純視之為中國資本,也不合全球化時代之道。昔日中國政府和這些巨無霸同樣是互相角力、合作中競爭,不過掌握的槓桿和手段,比其他對手多很多。到了現在,連馬雲也被打壓,才圖窮匕見。

雖然此刻中國明顯要打壓近年電商的發展,這不代表中國政權要取締這種業務,只是要一切在政府控制下進行;馬雲的公司集團被煎皮拆骨,自然是中共要控制一切的一個過程。但當中共完全整合這些網絡之後,自然可以重新推廣類似 eWTP 的概念,讓各國加入,美其名依然是去中介化,實際上卻是將一切數據上移中共,以中共為「全球中介」,於是「去中介化」,就變成「再中共化」。中國配合「一帶一路」的線路,大舉提供各國的大數據、5G等工程,已經系統性地得到大量各國人口和經濟數據,這方面美國恐怕已經落後不少。西方對抖音的憂慮,部份也是源自這類數據流失的國安風險,但如果一般用家根本不在乎,又可以怎樣?

▶️ 職業翻譯 Judy:兩年後,人工智能會淘汰絕大多數翻譯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smRQslQf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