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彭丹院長在今時今日的國際氣候,比鄭月娥前市長更適合當「白手套」的理由還有很多,而且一個比一個充份:

6. 鄭前市長要對外「說好香港故事」,固然已經沒有聽眾,她也沒有任何優勢去把國際有用資產帶入中國大陸和香港,要找水魚「走入去」也好,要協助中國富豪走資「走出去」也好,其實都無能為力,而這偏偏卻是「新香港」對「國家」的最後剩餘價值。這方面,彭丹反而可以做到:例如她就讀的 Julliard School 年前成立了第一間海外分校,地點正是在中國天津,「國母」彭麗媛還在現場見證。雖然不知道彭丹這位「傑出校友」有沒有扮演任何角色,但起碼反映她的CV有統戰價值,不是鄭前市長那樣的負資產,而她接通天地線,隨時隨地都可以引誘外國企業「走入去」,起碼不用像鄭前市長那樣,隨時連累經手的「客」被一併制裁。

7. 彭丹訪問洪都拉斯後,顯示了自己能夠隨時把她的雞棚,在中美洲成立「分院」,舉重若輕。這種「以結果為目標」、無視一切程序、「要打仗、打勝仗」的決心,不受任何官僚主義羈絆,就不是鄭前市長那種公務員思維的僵化可比。同一件事,如果要「鄭會長」成立一個「中美洲分會」,究竟要多少paper work、考察報告、前期報告、可行性報告,相信超乎想像,那時候可能中洪已經重新斷交了。

8. 彭丹擅長拍艷情片,對某種年紀、某種品味的男性而言特別有「魅力」,很適合進行「軟實力」外交,畢竟百貨養百客,起碼市場定位清晰,何況國際舞台上,這年紀的男性多的是。相較下,世界上可能沒有比鄭前市長更不解風情的女性,據說就算是自己的丈夫也沒有多少溝通。她為官以來都是以強悍著稱,恐怕一生都沒有運用過彭丹懂得的軟實力;但假如要負責吵架,她的功力和對國家八股文的熟悉程度,又遠遠不及外交部的華春瑩大媽,起碼後者authentic。那她還有甚麼comparative advantage?

9. 彭丹在電影忘我演出,敬業樂業,就算是到《超級無敵掌門人》這類垃圾節目也好不欺場,其他藝人都是hae做,她卻落足本錢表演拱橋和一字馬。她在香港的處女作曾露點演出,反映她為藝術犧牲的高尚情操,毫無底線,這正是國家需要的「無底線人才」。相反鄭前市長雖然在2019年顯示了自己道德上無底線、無同情心、無同理心等「優勢」,但處處不忘提拔嫡系,又不願意對公務員團隊下重手整頓,在北京眼中,和曾蔭權一樣「扭扭捏捏」,和彭丹爽爽快快的一脱到底相比,哪位可堪大用,誰都知道。

10. 彭丹成為「院長」,一大原因是她懂得找金主,這門「搵契爺」的學問博大精深,是九十年代香港不少女星憑實力摸索、探究、手口並用、身體力行,才得以修成正果的。找到金主,才有資格當「白手套」,才有資格為「項目」埋單,對「國家」才有利用價值,否則一切都是要「國家」親自找數,甚或為領導添煩添亂,還算什麼「白手套」?偏偏鄭前市長人緣奇差,似乎一個金主也找不到,也不熟悉這一套潛規則,若要靠自己的能力當「白手套」,除了致電中聯辦要「找數」,可能已經無能為力,一旦放在國際舞台,隨時「走數」,反而容易結怨。

由此可見,「鄭會長」被「彭院長」取代,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辯證法的,屬於歷史的必然。到了這個時代,中國官場中人都知道「林鄭不能用,也用不起」,彭院長前程似錦,充份反映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度,我們應該為她高興,也應該為這樣的國度感到興奮。如果彭院長願意紆尊降貴出任「新香港」市長,相信比鄭前市長、李市長都更能「說好新香港故事」,何況李市長的英文水平,很可能不及彭丹。

不過這裏還有一個最大的謎團,留待最後讓大家思考:一般人都會條件反射認定彭丹一生為了向上爬,從香港娛樂圈出發逐步進發,通過手段,才有今日「成就」;但假如這一切剛好相反,其實是因、不是果,那其實更符合邏輯。許多謎團,就立刻迎刃而解。當然,細思極恐。

▶️ 由人肉拱橋到跨國拱橋:艷星彭丹成為「國際經濟戰略研究院院長」、「民間外交家」之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3KmiJCZ_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