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葉靈鳳夫人趙克臻並不算公眾人物,但在文化圈內,無論是在三十年代的上海灘時代,還是五十年代之後的英屬香港,都知道她本身也是一位才女,不過「首先」還是一位千金大小姐。某程度上,這種背景、和日後人生際遇的反差,比葉靈鳳更似是整個上海故事、香港故事的投影。

要了解這種比喻,張愛玲的小說,似乎是最好的切入點。

張愛玲比葉夫人年輕幾年,同樣在上海灘成名,來自更顯赫的大家庭,祖父是晚晴清流名臣張佩綸,而張佩綸是李鴻章的女婿。那時候的上流社會聯姻非常普遍,每人都有大群子女,加上人人都有一妻多妾,編織成錯綜複雜的關係網,隔了幾重,無論是摯友、還是仇敵,可能都有親戚關係。其實葉靈鳳的上兩代據說也和李鴻章有親戚關係,總之那個時代,沒有一些家庭背景,是很難接受最優質教育的。

再舉一個例子:毛澤東夫人江青並非大家族出身,但在上海灘當藝人的時代,搭上了不少世家大族。而她的第一任丈夫俞啟威來自紹興大世家,家族在國共兩黨都有最高層,包括台灣的國防部長俞大維,還有他的兒子中共政協主席俞正聲。

張愛玲很多小說的主角,都是夾在東西文化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才女,某程度上正是自己的投射,也反映了上海和香港的獨特identity。像許鞍華導演的《第一爐香》,主角從上海來到香港讀書,然後逐漸墮落於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生活,這和張愛玲本人一度來到香港讀書的經歷,幾乎同步出現。

張愛玲以大家族才女的身份,在舊上海打響名堂,與蘇青、潘柳黛、關露並稱「上海四大才女」。趙克臻也是這類「小姐作家」,特色是本身家境寬裕,或出身名門,對各種各樣的精緻文化都很講究。這從張愛玲刻畫的香港豪門庭園,就可以猜想她們大概是在怎樣的環境長大。她們一方面是舊時代的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卻擁抱新時代的自由思想;既知道舊時代的弊端,卻又不能完全切割。無論是褒義、還是貶義,她們的確是中國「最後的貴族」。

葉夫人來到香港後,正正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左派與右派、進步與保守、上流與草根之間的重重矛盾中生活。這就像張愛玲離開中國大陸後,先來到香港、再移民美國,雖然終生都恢復不了前半生的家境,卻也終生都離不開那種精緻品味。到了八十多歲的時候,葉夫人還是一襲旗袍那樣盛裝和我們晚飯,完全可以想像她中年時在文華酒店high tea的樣子,活脫脫就是張愛玲小說的女主角。

這種女作家的時代和上海、香港一樣,已經一去不返,新一代是永遠複製不來的。她們先天反映了複雜的時代背景,自身也有複雜的外在、內在矛盾和割裂,有自己小圈子的小天地,和身處的主流社會有點格格不入,卻又是構成主流社會的重要支柱。新世紀的香港女文人很多,雖然也有喜歡穿旗袍的如鄧小樺,但始終不會有張愛玲、趙克臻那種內在張力,因為那些「小姐作家」,每一個人,本身都是一個故事。

▶️ 鄧小樺:在台創辦2046出版社,有可能生存下去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CC6I8LeKa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