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新香港」笑話日新月異,日前出現的「依法」「遊行」,又是中國大陸也不可能出現的創舉。當每一個出席遊行人士都要事先登記,配戴有編號的「頸牌」,符合一切實名制、人盯人監控的「大時代」,主辦單位發言人坦言,「安排極度侮辱性」、「荒謬」,表示感覺似「猶太人戴臂章」,自嘲遊行是「行為藝術」:「就是告訴別人,現在香港的遊行就是這樣」。

這種荒謬程度不用再多說,令我想起的,反而是在「反送中」運動期間的2020年1月,真的有納粹集中營的猶太人倖存者訪問香港,目的之一,正是宣傳「不要讓悲劇重演」。

滄海桑田,當時在座各人,有多少想到今日「新香港」模樣?

這位倖存者名叫 Eva Schloss,1929年出生,來港時已經90歲。她的行程除了演講,也包括由以色列駐港總領事館邀請,在總領事家中設宴,與特邀人士近距離分享經歷。那場晚宴出席的人不多(畢竟在家中),但安排非常有心思,例如有演藝學生刻意暗示納粹悲劇和反送中源頭的藝術表演。嘉賓有一些香港猶太人領袖,一些社會賢達(例如梁愛詩),一些媒體人(例如陶傑),還有我。

(那大概是我最後一次見梁愛詩,記得那天和她聊了幾句,她這樣說:「如果不希望北京更強硬,大家就快點軟下來吧。」)

Eva 的思路非常清晰,articulation也非常清晰,完全不像90歲的老人。她將個人經歷簡單重覆了一篇,雖然肯定已經講過千百次,但依然非常震撼。畢竟在我們的年代,有當事人親述那段歷史的機會已經非常少。

她出生在維也納,後來舉家逃到荷蘭,藏匿在一所大廈暗室兩年。另一位藏匿在同一地方的女孩就是著名的《安妮日記》作者Anne Frank,所以 Eva 可以說是 Anne Frank 的 step-sister。佔領區的猶太人正是從被逼戴黃星臂章開始,逐步被強制住在ghetto,再被集體送到集中營。而那些猶太ghetto也有納粹任命的猶太人當「自治領袖」,就像「新香港」官員那樣。

Eva一家和 Anne Frank一家被送往集中營,據說源自雙重間諜為了自保的出賣,不過這段公案太難考證,總之就是未能倖免。Eva的父兄死在集中營,她經過連番奇蹟生還,戰後著書立說,成了重要歷史見證人。

令人深思的還有這些倖存者在戰後講述經歷時,我們可能以為定必帶來無限同情。想不到當時最不歡迎她們四出見證的不是德國人,而是一些猶太人。他們不知道、或不願意接受集中營情況是多麼惡劣,覺得這些同胞沒有「死節」和「抗爭」,戰後才出來「搶奪光環」,就是「羞家」的事。總之,任何悲慘時代的任何故事,放在今日新「香港」,都不可能沒有啟示。

▶️ 猶太大屠殺及寬容中心香港行政總監李家豪:俄羅斯侵烏戰爭和猶太人大屠殺,能比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TJ4YHIwU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