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很多人對未來世界的人類如何被 AI 取代有不同想像。其實不用 AI,現在我們又有多少人已經被社交媒體「奪舍」,而不自覺?

好些半公眾人物的朋友,雖然自己的喜好本來很小眾,但因為要照顧很多員工,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維持公共空間的人氣。

結果,除了每一餐飯、每一個活動都要不斷打卡,還要請專人全天候為自己拍照。遇到任何人,方便的就會錄一段對話,或至少都要合照,放上社交媒體。看見這樣的生活,感到很累,也為其感到很累。

就算是讀最嚴格的學校,又有多少學生會這樣全天候「匯報」自己的一舉一動?

就算是最創作力旺盛的戲劇工作者,又有誰可以每天都無中生有地製造更多不需要的一舉一動?

既然在社交媒體要多曝光,自然也要有互動。於是,任何網上三姑六婆的流言蜚語、對自己的善評惡評,都需要大張旗鼓的回應。逐漸地,彷彿本來完全irrelevant的三姑和六婆,真的是要人。

但正常社交社會的朋友,絕大多數卻不會留言,也不會參與「論爭」。為甚麼在現實世界不用理會的三姑和六婆,卻忽然要變成自己煞有介事的關注對象,反而忽略了身旁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這是自然催生的社交媒體世界,還可以算是人的另一面向。但這不是自然產生的。

當演算法非常清晰帶去何方,有資源、有權力的任何政府、公司、組織,自然就會以非自然方式參與,何況成本還不成比例地低。社交媒體早已不是剛出現時挑戰秩序、由下而上的革命,反而完全相反。

然後,為了迎合它,自己卻要改變衣食住行一切pattern,理會零理會價值的人、參與和自己本來毫無興趣的圈子。到最後,自己還是同一個人嗎?

這就是「奪舍」。

社交媒體的「奪舍」,可以比極權的「奪舍」更徹底。

其實,若這樣「營運」社交媒體,還可以多sustainable?以今天的科技,人工智能已經可以自動波經營這一切,也可以模仿你的面容和聲線去「互動」。越是將自己變得非人化,越是engaging,邏輯上,長遠反而越是容易被取代。

物極必反。

人不需要所謂「KOL」,更不要被人去「lead」。

Be yourself,不可以嗎?

▶️ 鄒崇銘:人工智能革命,只會把人類帶到「敵托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LCcGctpl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