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伊朗和阿聯酋在波斯灣阿布穆薩島的「平行主權」默契持續了20年,直到1992年,被伊朗什葉派政權單方面改變,但也沒徹底解決主權問題。自此阿布穆薩現狀不再是「平行主權」,卻衍化了「剩餘主權論」的變種出來。

所謂「剩餘主權」不單是學術名詞,在國際關係的正式現實政治也曾出現。起源為美國在二戰後托管沖繩,日本要求保留對昔日琉球王國、然後被日本合併的沖繩的「剩餘主權」。到了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正式與日本首相池田勇人簽訂聯合聲明,同意日本對琉球持有「剩餘主權」,並歡迎日本在琉球問題參與合作。

當時反而是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拒絕承認「剩餘主權論」,北京卻支持「琉球人民反美回歸日本的鬥爭」。但「剩餘主權」究竟是什麼意思僅是約定俗成,沒明確法律效力。

我們且先回到阿布穆薩島的故事。

1992年除了是冷戰結束不久,也是海灣戰爭後,伊朗宿敵伊拉克戰敗、被趕離科威特之時。伊朗失去了伊拉克的制衡,開始在區域獨大,加上擔心自己會成為西方聯軍的下一個目標,認為是時機獨自控制阿布穆薩島這個戰略重鎮。於是,伊朗的島上駐軍驅逐了所有阿聯酋設施的員工,包括醫院、學校、發電廠等工人(阿聯酋基本上沒有本土工人做這些工作,都是使用南亞外勞),接着宣布完全擁有阿布穆薩主權,大幅加強島上駐軍,限制他國人口登陸,目標顯然是針對西方。

但伊朗同時留有一手。雖然上述行動已徹底違背了1971年伊朗與沙迦酋長國的《備忘錄》,伊朗卻表示願意根據其友好精神,繼續約定俗成地與沙迦平分阿布穆薩島的石油收入,雖然雙方沒有以「剩餘主權」形容之,實際卻是那麼回事。

阿聯酋口頭上自然不斷抗議,但由於伊朗此舉基本上不損及其利益(那可是沙迦這個小酋長國的主要石油收入),而且還讓阿聯酋離開了西方與伊朗衝突的最前線,國內真正要求「光復領土」的強硬派其實不多。阿聯酋最務實的杜拜酋長,就最反對整個阿聯酋再談阿布穆薩問題。伊朗這樣做,雖說是為免過分刺激鄰國,但畢竟容許了其控制的阿布穆薩主權透有一些孔洞,讓阿聯酋的「剩餘主權」分一杯羹,阿聯酋也依然可嘗試憑此翻案,雙方也是各取所需。

與「平行主權」不同的是,「剩餘主權」更難有正式條約憑藉具體內容,只能靠片面合作聲明,乃至從前條約遺下的約定俗成執行,理論上可隨時單方面取締,但只要雙方默契長存,也可以永續。

▶️ 邪惡軸心國際刀會:「新香港」如何為伊朗聖城軍、黎巴嫩真主黨走私軍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Aw87C3lT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