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本來要衝擊既得利益者,確實可以爭取部份社會支持,但這在共產黨治下,卻必然變成滅絕人性的「階級鬥爭」。問題是在現實政治,對傳統精英制度和既得利益的打擊,必然伴隨另一件事而來,就是新的(次級)精英階層和新既得利益集團的出現。然後,他們也會建立自己的馬房文化,找到有利自己的官僚機器和「程序公義」加以利用,於是做的一切,也是「捍衛核心價值」。

結果,本來要改變的,除了改變了人,整個結構還是換湯不換藥。難道從此就沒有「既得利益者」?不可能。只是換了人而已。

在《寒戰II》,警隊「主流派」的後台開始曝光,包括「前警務處長」蔡Sir,與及打算競逐特首的現任律政司,黨羽包括一些立法會議員和商界大亨,掌握的資源包括商界脈落、黑白二道、資訊科技(也就是能進行黑客、追蹤一類行為的編制)、網絡打手。他們要扶植根據論資排輩原則,理應擔任警務處長的李Sir。

這個「deep state」千方百計讓李Sir登位,並非因為這個位置的級別有多重要,而是集團日後進行的佈局涉及非法事務時,必須有自己人關照。這是警局、廉署、海關、公務員事務局等位置,忽然變得高度敏感的原因。

電影的「主流建制派」代表誰,其實呼之欲出,就是港英時代培養的傳統精英。他們對英國而言是可靠的,甚至被交待在主權移交前的政治部有一定角色,也就是暗示和掌控政治部的英國人還有來往。

《寒戰》的「律政司」在英國讀法律,系出名門,能為主流精英接受,正是典型例子。那些議員之間以英文名互相招呼(例如「Lydia」,即當年行政局首席議員鄧蓮如的洋名),前警務處長蔡Sir在機場使用英國護照,而傳統公務員(例如李Sir強調「2005年前入職那些」)明顯會傾向這一派,這都是現實(為甚麼是2005年也大有玄機,自行意會)。

他們對新朝代打破舊日潛規則十分不滿,這裏有利益、意識形態、身份認同等諸般原因,而新勢力要取而代之,同樣有這一系列原因。所以不惜佈局,不惜一切爭奪特首位置,其實是因為他們看到快將被取代。不少看似毫不關聯的社會事件,例如一些無頭兇案、神秘襲擊、人為意外,在這類框架下,就可能聯繫在一起了。

▶️ 杜琪峯的柏林影展反極權宣言:重溫《樹大招風》的香港神啟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loucq4_A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