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先再補充一筆。

這系列曾經談及在台灣遇見李怡前輩,他曾和我談及舊《大公報》的「十大才子」。由於他源出香港左派圈子,對這些傳奇名字都十分熟悉,但我不屬於那個年代,只能向母親求證。後來李怡前輩不幸仙遊,已經沒有機會向他請教「十大才子」具體是哪十人,想不到不久前收到《李怡回憶錄》的編輯來郵,問我是否知悉「誰是第十人」。

原來在回憶錄中,李怡已揭盅了其中九人:李俠文、李宗瀛、陳凡、羅孚、金庸、梁羽生、高朗、趙澤隆、周榆瑞,但就沒有第十個名字。

這九位前輩當中,李俠文、李宗瀛、陳凡、羅孚、金庸、梁羽生、周榆瑞這系列都曾簡單介紹過;趙澤隆曾是母親的直屬上司,不久後會出場;高朗我很少聽說,只知道是《大公報》副刊「大公園」的編輯。那第十人是誰?我自然不知道,於是就問過母親和她的同代人。

據說最有可能的有兩個名字。

一位是嚴慶澍,筆名唐人,即名導演嚴浩的父親,說舅父的故事時曾介紹過。

另一位是劉芃如,即劉天蘭的父親,《大公報》英文版前身《Eastern Horizon》總編輯,快將出場。

看見這些名字,再拜讀過他們的文章,不得不承認,《大公報》就算在1949年後在中國大陸被「奪舍」,失去了張季鸞時代的自由主義理念,但全國精英的南來文人忽然集中在香港,到了六七暴動前的香港《大公報》,依然頗為可觀。這種「盡攬天下利劍」的氣魄,後來就只有《明報》的查良鏞、《信報》的林行止和《蘋果日報》的黎智英有過。

這和今日《大公報》連十份一個才子也沒有、只有打手,首席「大文豪」已經是屈小姐,自不可同日而語。

假如這些才子生活在一個更好的時代,在更能發揮的地方,豈非夢幻?

▶️ 悼念李怡前輩:感謝《失敗者回憶錄》給我的人生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Xmcg2fG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