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大公報》英文版之所以重要,與香港昔日的獨特國際地位自然息息相關。理解這價值之前,先說一些背景資料:原來直到1981年,中共建政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然一直連一份英文媒體也沒有,直到英文《中國日報》面世。之前外界要閱讀「紅色中國」,就要靠《大公報》英文版。

為什麼中共這麼重視「大外宣」的政權,居然長期沒有自己的官方英文喉舌,這是非常有趣的一個課題。在中共建政早年,有外國留學、生活經驗,或國內有英文工作經驗的精英大不乏人,特別是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留法經驗令他們懂得與外國人溝通,自然不應該忽視文宣這一環。加上當時不少左傾中國知識份子擁有全國最好的英文程度,其中個別來到香港的《大公報》,但更多的留在國內,要辦一份英文報紙,人力應該綽綽有餘。

相信箇中原因,首先是中共早年對蘇聯「一邊倒」,而共產國際又包攬了各國共產黨的主要對外聯繫口徑。就算要對外人解釋自己,當時更重要的是俄文,而不是英文;在中蘇友好時期,對外資訊也可以托塔斯社、《真理報》等傳到海外。

直到1979年,中共才和美國建交,之前就算有自己的英文報紙,也賣不到美國:根據美國法律,中國官方刊物在美國發售要登記為「外國代理人」,沒有建交就登記不了。唯有依靠表面上的非中國官方身份、發行又是在英國殖民地的《大公報》英文版,才可以鑽空子。

中共本來要對外進行大外宣的另一招數,就是通過「國際友人」,也可說是第一批「洋五毛」。建政前最著名的「三大國際友人」被稱為「3S」,分別是斯諾(Edgar Snow)、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都是美國左翼記者。通過他們進行大外宣,總比中共自說自話來得理想;反而用了自己的喉舌,對外宣傳成效就會大減。沒有官方英文媒體之前,各種「國際友人」的身段就柔軟得多,而當時中共與世界各國大多未建交,也需要更彈性的對外溝通方式,不可能一切今天「戰狼外交」那樣硬梆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人事。中宣部一直是毛澤東最重視的部門之一,文革期間主管文宣的是極左親信陳伯達、康生,之前是陸定一,都不是周恩來嫡系。假如中共政權打正旗號有一份自己的英文媒體,一定是歸中宣部管轄(就像後來的英文《中國日報》那樣),就會是陳伯達、康生之流負責。但假如歸英屬香港的《大公報》以「民間」身份辦一個英文版進行,reporting line 雖然也有中宣部,最後還是向周恩來的外交部體系負責,整個手法、作風,就會截然不同。

▶️ 延伸視頻:藏書家鄭明仁:那些年,百花齊放的香港藏書 (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5Khhkkn42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