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港口,固然與英國人的設計息息相關,但中國歷代政府如何利用,也對香港的結構產生根本影響。這方面近年最大的改造,可謂來自鄧小平的「改革開放」。

在標誌鄧小平成為中共政權第二代領導核心的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等經濟改革主張,即「改革開放」政策。而在這政策推出前,香港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一直受限於「巴統體系禁運」,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遜訪問北京,雖然宣佈取消對中禁運,但中國市場非常封閉,制度上根本不容許大舉與世界進行貿易。這段期間,中國大陸主要通過霍英東、曹文錦等港商,與外國進行藥物、橡膠、糧食、化學品、緊急物資的交易。

那香港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革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我們可以參考鄧小平本人的原話。1988年6月3日,鄧小平出席「九十年代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會議,表示「中國要謀求發展,攞脫貧窮和落後,就必需開放;開放不僅是發展國際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國際的經驗。」當時鄧小平借鑒的角色,就是香港:「現在有一個香港,我們在內地還要造幾個『香港』,就是說,為了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要更加開放。」[1] 透過那次講話的主題「吸收國際經驗」可見,當時的中國缺乏資金、技術與人才,香港就是擔任吸收外資、引進外國技術進入中國的「白手套」角色。

根據前國務院港澳研究所研究員、金融研究室主任盧受采的著作,香港是海外資金、僑匯等進入中國的跳板和中轉地,其中最為積極者,為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莊世平。莊為響應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於1979年後成立中國投資諮詢部,積極引進外資入中國。另外,香港企業以所謂「三來一補」的形式,引進外國先進的生產技術進入中國,這裏的「三來」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而「一補」為補償貿易。即外商投資興建廠房和投入技術、原料、來樣,並負責產品外銷,中國企業則提供土地、廠房、勞力。當時廣東省通過香港引進各種設備約300萬台、生產線超過3000條,技術包括紡織、成衣、機械、電子、家用電器等,使中國不少企業的技術得到更新。例如TCL科技集團的前身,為成立於1981年的中港合資創辦的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2]「三來一補」政策後演變為「三資企業」,即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三類。根據中國對外經關係及貿易委員會公佈數字,由1979-1989年間,投資中國的外來資本累計達185億元美元,其中65%都是來自英屬香港。

配合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國務院於1984年5月4日發佈《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主旨為「加快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的步伐」。紀要公佈後,中國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寧波、温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積極利用國外資源(包括資金、物資、技術、知識、人才)擴展國際市場,讓市內工業結構改組、企業技術改造,而這些資金和資源,同樣大部份都是來自香港。

通過上述文獻,大致能勾勒出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與香港之間的關係。鄧小平冀透過「改革開放」,吸引外資、技術和人才進入中國。而當時的中國,歷經多年政治運動後經濟破敗,生產技術落後於世界其他各國,鄧小平透過香港吸引外國資本及技術,藉此更新生產技術、訓練人才,令大部份香港赴中國發展的企業(主要是中小企),不久就面對「教識徒弟無師父」的局面。加上中國大陸法規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慢慢只能面對惡性競爭。

中國在港商投資的過程中,學習到港企的技術之後,往往另開企業與之競爭,結果使不少港商結業,卻掏空了香港的本土工業產能。多年後,香港只剩下單一的「白手套」角色,自身卻越來越缺乏自給自足的生命力,對中國大陸的一切構成結構性依賴,其國際港口的功能,就在不知不覺間逆轉、平面化。諷刺的是,這也是不少各國港口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後面對的故事,只不過香港被「奪舍」的經歷,早了二十年罷了。

[1]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頁45-47。

[2] 盧受采、盧冬青。2002年。《香港經濟史》。香港:三聯書店。頁308-311。

[3] 中國對外經關係及貿易委員會,《中國統計年鑑》,1990。

▶️ 延伸視頻:龔小夏博士:誘惑西方入局的上海買辦: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江澤民一生?(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_G14ODhLv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